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醉品商城丨紫砂乱象揭秘之灌浆壶

zhangllong 发表于 2016-1-28 14:50:49 | 显示全部
近来紫砂壶可谓是“声名大噪”,先是媒体连篇累牍地曝光宜兴紫砂壶在制作中大量使用有毒化工泥,遭遇信任危机;接着在前几日的拍卖中,现代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一件作品拍出9200万元的天价,震惊收藏界。一悲一惊,折射的正是近几年来紫砂壶热下的乱象。走访业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紫砂壶多达九成是假货。
每一种新工艺在开发的前期都是革新,是进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就会变成大家不再接受的工艺,比如化料。所有的这类化料都是大师们的革新作品,普通人在以前是没有财力和机会去做那些东西。但不能说因为是大师的作品我们就要不能反对,说化料无害。
   
    浅谈灌浆壶的前世今生

    灌浆壶分早期、晚期、现状


    一、早期由1957年(也有专家说是1958年)无锡惠山泥人厂的两名翻制石膏模的师傅带来量产工艺,并由高永君、汪寅仙等人进行了2年试验。但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紫砂不具备注浆成型的物理特性,即便加入水玻璃也未明显提升泥浆流动性。

    二、晚期在1973年由徐秀棠牵头,研究紫砂注浆壶工艺。参加者有:吕尧臣、鲍仲梅、李碧芳、赵洪生等。由赵负责注浆配方。在配方中加入了相当比例的汕头泥(也有说高领土)和水玻璃,此次试验取得了成功,成器外观效果与手工紫砂器极相近。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简单的推论:
    1、早在30年代顾景舟和王寅春等前辈大师已经小范围的开展研究和试制,而此举无疑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紫砂艺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标志。
    2、紫砂注浆工艺在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紫砂界的研究课题和前沿工艺。
    3、晚期注浆器经过脱模整理,在外观上几可乱真。
    4、水玻璃的添加,在注浆工艺中必不可少。但早、晚期的添加目的、比例、作用、效果均不相同。
    从实用角度看,注浆壶实为炻器,而非砂器。
    从收藏角度看,注浆工艺的主要优势在于量产,毫无价值。
    从赏玩角度看,喜好者不多,但早期精品对紫砂史学者和部分专业人士却有重要价值。

    三、现状:灌浆工艺又有了提高,在紫砂杯、紫砂茶叶罐中大量采用了灌浆工艺,并且据说已经可以做到60目颗粒的产品,真是叹为观止啊。

    灌桨壶的工艺介绍

    灌浆壶也叫注浆壶,是用模具把原材料加入其他材料变为浆之后倒入模型之中,晾干,则可做出茶壶的初型。再把多余的浆水倒掉,取出壶坯后装上壶嘴和壶把,再做加工修饰,即可。

    灌浆壶制作原理

灌浆是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将含有石蜡的泥浆加热注入石膏模中,冷却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壶坯,经镶嘴、把,并脱蜡后烧制成壶。

    灌浆壶的特点

    所谓灌浆壶就是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变成很细的泥浆,所需紫砂颗粒至少要在200目左右。灌浆壶用的泥料目数细,无颗粒成分。因为是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成型的,所以灌浆壶里面没有条纹。灌浆壶一般的沙粒质感不强,玻感强,留意仔细可以看到机制模具的痕迹,造型比较呆板欠缺生动。

   如何看待灌浆壶?

    灌浆工艺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且成本较低,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所以比较容易满足茶艺市场的要求。正因为这种大批量生产工艺,使之根本没有艺术可言,也没有收藏价值。又由于灌浆所需紫砂颗粒至少要在200目左右,则使紫砂壶失去了应有的透气性。

    灌浆壶的分辨

    一、 低档灌浆壶:几块钱一把。所以工艺就很差劲了,脱摸以后基本就不修理了。最容易看的就是在手柄,壶盖处有灌浆痕迹。

    二、 中档灌浆壶:这个档次的灌浆壶已经有了精修和刻绘了,粗看还是很漂亮的。但是由于工艺的原因这类壶还是高目玻璃水工艺,所以外表贼亮,份量明显比正常紫砂壶轻。手感很轻,断面有朱泥类的瓷化现象。

    三、 回避价格便宜、怪异器型,我们要知道器型的线条越多或者复杂工艺就越难。且不说全手难做,模具都是很复杂的工艺。所以如果见到器型复杂价格便宜最好回避。

    四、从价格来回避:我们分析一把模具壶的成本:烧制两次加整口25块左右,泥料价格5块,工费30块(我们就按照最低计算),快递邮费包装10块。随便算算都要70块了,如果正常卖卖也要150块才有利润,不要看翻倍价格,其实也不会多赚钱,除非向老伤一样能跑的起量。如果工稍微好点的工费起码也要60~70了,成本也要100元了。所以百元以下器型看着完美的基本也就灌浆壶的级别,紫砂无漏可捡。


本文选自 醉品商城 官方微信:cnzuip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