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武夷岩茶营销的两条新路径:返璞归真与文化提升

茶叶香 发表于 2015-9-24 14:45:14 | 显示全部
近两年来,武夷岩茶市场与高端烟酒、奢侈品、工艺品、艺术品一样,经历了一场“挤泡沫”的变革过程。原来那种只重“名头”、标签,价格扶摇直上的市场“虚火”渐消之后,岩茶市场是否变得更为健康?“新常态”下正在酝酿哪些新的发展模式?

东南网9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何光锐 文/图)

第一次乘坐从福州到武夷山的高铁,窗外的美景与聊天的兴奋,让记者差点忘了下车——这旅程真是太快了!

由于职业的敏感性,记者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时空距离的改变,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为武夷岩茶带来新的契机。

陈茶封坛,

创新直销新模式

70后的陈善明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茶农,早年岩茶卖不出钱的时候,他还在景区里为游客抬过轿子。后来岩茶热起来,他敢想敢干,又陆续买进了几百亩茶山。今年,陈善明创造出一种陈茶封坛直销的新模式,一下子成了武夷山的明星人物。

俗话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武夷岩茶的传统工艺,其出发点就是去除苦涩,发挥其养生功用,且便于陈放。早在2013年,陈善明就萌发了开发武夷山陈茶市场的念头,他想改变武夷岩茶过度包装、“说法”纷纭,令消费者如坠五里雾中的现状,让岩茶返璞归真,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最初“本分”。鉴于当时国内尚未有陈茶窖藏的成熟技术,陈善明决定填补这一空白。2014年12月,通过与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的课题合作,在院长李远华博士的领衔下,窖藏茶科研小组攻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9月5日上午,记者恰好赶上了善明茶厂举办的第二季陈茶十年封坛典藏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200余位茶友从北京、上海、浙江及省内各地赶来参加,不少茶友当场购下不同档次的茶叶,由书画家书写封条,封坛窖藏。

陈善明告诉记者,这次封坛活动能来这么多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福高铁的开通。福州、厦门都是武夷岩茶的重要销售区域,现在茶友们来武夷山非常便捷,可以直接前来体验制茶的全过程,而不像过去只能听茶商“讲故事”。所以,他要把封坛活动打造成一个集合茶境、茶艺、茶学的茶文化之旅,茶友既可以前来旅游休闲,观摩茶业基地,还可以对话学院派茶学者,获得面对面的茶知识传授与解读。至于销售方面,他希望通过“朋友带朋友”、口碑相传的方式,虽然质朴而原始,却可以培养出忠实可靠的顾客群体。同时,他也利用微信群、公众账号等,加强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了解他们的消费感受。比如,对于购买封坛陈茶的藏友,他每一年都会寄出这一款陈茶的茶样,以便顾客品鉴陈茶的“成长”状况,决定何时启封享用。

以茶为媒,

打造主题生活馆

文化营销,是武夷岩茶发展的一个长期策略。但从以往多年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浪漫武夷、风雅茶韵”的茶旅结合,“印象大红袍”的演出,还是拍摄以茶为主题的影视节目,都是以政府层面为主,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塑造和扩大武夷岩茶的整体品牌形象。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以茶为媒介,几乎渗透融合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所有领域。如何从茶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从一片茶叶延伸到器物、空间、环境,与音乐书画陶艺插花等艺术门类相融合,才是茶营销的高级境界。在这一方面,武夷山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与文化资源优势,目前也有一些茶企正朝着这个方向开始探索。由“孝文家茶”打造的“彝山兰若”茶文化主题生活馆,就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一个经典范例。

“彝山兰若”位于景区核心的大王峰下、兰汤桥头,由一处幽静的农家院落改造而成。内外空间以充满禅意的简洁风格为主,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体现了设计师独到的眼光格调,甚至连案上的小罐、床头的插花,都出自名家之手。在主题生活馆的功能定位上,涉及了与茶文化相关联的各个侧面——在制茶技艺上,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孝文合作;在茶道美学上,引入现代茶空间理念集大成者王迎新的“茶修”课程,迄今已举办两期;艺术方面,在会馆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在不经意间与著名漆画家沈克龙的作品相遇,将其视为艺术家个人的展示空间也不为过。此外,“彝山兰若”还设有“孝文书院”,经常举行国学讲座与文人雅集。同时还是一个小型的高端艺术酒店,共有八间精致客房,提供素食与茶道服务。这样的主题生活馆,已经完全超越了过去“卖茶叶”的概念,而是将茶文化与当代审美、时尚、休闲“打成一片”,营销的是一种以茶为核心的高雅生活方式。

返璞归真与文化提升,武夷岩茶的这两条营销新路径,可以为“新常态”下的其他文化产业领域带来深层次的启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