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 发表于 2014-11-4 16:25:20
|
显示全部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1月4日讯:贡茶之乡,茶叶重镇,久负盛名,那是历史;总量不高,面积不大,品质不稳,又是现实。
一边是茶供京畿,一边是茶不富民。怎么才能让茶饮产业转型升级、富民强县,成为平利县历届党委、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把茶业做大,除了自身条件过硬,首当其冲的还是要茶树“革新”。平利县清醒的找出了答案。
从龙井43到陕茶1号,从福鼎大白茶到中茶108,平利县自1993年开始,先后引进10余种茶树新品种,二十一年时间,平利茶业通过引进茶树新品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茶园总面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3.2万亩扩大到现在的20万亩(含绞股蓝5万亩),年产茶饮产品从300吨到7500吨,一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
茶“新”茶兴,“近亲”不行。平利县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开一座山,建一个厂,留一批人,选用安徽、江西、湖南群体实生茶种,以种子直播的方法,建设了3万余亩高单条植茶园。可是因发芽迟早不一,品质优劣混杂,大面积投产后,出现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依然束缚着茶业发展的步伐。直到1993年,平利县通过引进龙井43,建设无性系茶园,才使现状发生改变。
平利县女娲茗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久成是该县最早引进龙井43的茶农。他介绍,当时茶叶主管部门建议他试种龙井43,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引进了一亩龙井43良种茶苗栽植。通过试种,发现该品种发芽早,生长快,成茶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并逐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凌久成引进龙井43的培育,为平利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年,龙井43在长安镇示范推广。平利县对茶树新品种栽植,也引起安康地区的重视。1998年,安康地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建园技术培训会在平利召开。 两年后,在长安、广佛、洛河、三阳等镇新建无性系茶园扩大到1250亩。
平利县没有停留于现状,而是结合自然条件、纬度和海拔,在引进龙井43后,再次引进福鼎大白茶。2005年,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在平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万余亩。在随后的时间里,平利县先后引进茶树新品种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陕茶1号、福云6号、菊花香、迎霜、绿峰、乌牛早、浙茶173等10余个品种。
随着茶树新品种的引进,无性系茶园面积也是越建越大,尤其是龙井43,以其发芽早,价格高,比其他品种早上市,广受欢迎。到2014年,该品种已经占到平利无性系茶园总面积的2/5。从引进茶籽建园到引进无性系茶树新品种,平利茶业由低谷走向复兴。正如平利县高级茶艺师李华海说,在平利,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示范推广,是平利茶业上的一次革命。
而平利茶业曾经存在的产量低、品质差等症结,一度让茶农失去信心。新品种的引进,像春雷一样,唤醒了茶业的春天,让无数茶农看到了希望。
长安镇高原村四组的周礼金种茶之前,从事粮食种植,年收入不过千元。1999年,他瞅准了茶叶市场,通过租赁水田,种植福鼎大白茶15亩。一年培育,两年获益。如今,他的15亩茶园,每年仅卖鲜叶的收入就达10余万元。
谈及自己的兴茶之路,周礼金一再强调,种茶还是比种地挣钱。
家住城关镇纸坊沟村的王定香,以前从事粮食加工。2011年,在县茶业局高级茶艺师刘涛建议下,她选择试种“中茶108”,经过两年的培育,不仅获得了成功,还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并于今年秋季开始采集她的中茶108母穗条,仅此一项就有不菲的收益。
目前,平利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0万亩,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大户178家,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200余家,全县年产茶饮产品7500吨,产值突破8亿元。
2014年8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组织全国茶叶专家在平利召开茶树新品种“中茶108”技术推广现场会,这是平利史无前例的茶业盛事。不仅说明了平利茶叶的技术栽培水平已经达到国家水准,更说明了平利在引进茶树新品种中发挥的示范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