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鑫鼎杯”宜昌红茶斗茶大赛大幕将启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10-15 14:56:22 | 显示全部
  为弘扬茶文化,推动宜昌茶产业发展,推广宜昌特色茶品牌,值宜昌举办“两节”之际,市农业局将于2014年10月19日在夷陵广场举办“鑫鼎杯”宜昌斗茶大赛暨长盛川茶文化艺术展活动。以开展斗茶大赛为载体,集中展示宜昌茶企形象,推介宜昌名优茶品,营造全民品茶、全民爱茶的热烈氛围,打造宜昌茶界集知识性、艺术性、文化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年度最大盛会,以期实现强企富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现场斗茶 一展宜昌红茶实力

  本次活动由宜昌市红茶产业协会、鑫鼎集团承办,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6家红茶生产企业参加,通过“专家品鉴”、“大众评审”、“企业推广”、“产品展示”四个环节,现场决出“最佳创新奖”、“最佳表演奖”、“最佳推介奖”、“最佳展示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新锐奖”、“最佳团队奖”、“最佳潜质奖”、“最佳汤色奖”、“最佳香气奖”、“最佳滋味奖”、“最佳外形奖”等12个奖项。

  珍贵遗存  回首百年制茶历史

  除了竞争激烈的角逐之外,市民还可以在现场还可亲眼目睹自明末代代相传,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制茶设备、盛极一时的“万里茶道”被运茶车队碾压出深深车辙印的青石板、清廷颁发的褒奖状等珍贵历史遗存,让中华茶之路的悠悠历史重现眼前,也是在宜昌迄今为止对中华茶史最完整的最真实的一次科普。

  精彩表演  互动还可赢礼品

  考虑到活动的市民参与性,主办方还精心筹划,安排了优美的茶艺表演、精彩的沙画表演,让斗茶比赛也成为一场市民喜闻乐见的视觉盛宴。除了台下看斗茶,市民还可参与茶知识问答现场互动和微信扫码参加#谁是宜昌茶王#互动竞猜,更有丰厚礼品相送哦!



  “宜昌红茶”斗茶大赛新闻发布会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根据市领导意见,由宜昌市农业局主办,宜昌市红茶产业协会和鑫鼎集团承办的“鑫鼎杯”宜昌红茶斗茶大赛暨长盛川首届茶文化艺术展将于10月19日(本周日)在夷陵广场举行。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市农业局向与会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开展本次斗茶大赛活动的主要目的,发展红茶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推动红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举办“宜昌红茶”斗茶大赛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举办“宜昌红茶”斗茶大赛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红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意见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以开展斗茶大赛为载体,集中推介宜昌名优茶企和红茶产品,充分展示宜昌茶产业发展成就,加快打造“宜昌红茶”公共品牌,提升宜昌红茶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全民品茶、全民爱茶的热烈氛围,并同时促使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改进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茶品质量,以推动整个茶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强企富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红茶产业

  (一)宜昌茶产业发展现状

  宜昌市是农业部规划的“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 中的“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区”,全市适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广阔,从低山平丘到海拔1200米左右的区域都有茶叶种植,以绿茶生产为主,红茶、黄茶等其他茶类生产为辅,五峰、夷陵、宜都、长阳、秭归、兴山、远安、当阳、点军等9个县(市、区)均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全市有近60万人从事茶产业活动,茶产业已成为我市最具成长性特色产业和区域性主导产业。2013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75.44万亩,采摘面积62.07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6万吨,其中绿茶44876吨,红茶10266吨,青茶、黄茶等其他茶类820吨;产值达到19.92亿元,其中红茶产值3.67亿元。茶叶面积、产量均在全省居第二位,综合效益居第一位。目前,茶叶主产县(区)夷陵区、五峰县面积分别超过18万亩,宜都市面积超过10万亩,长阳、秭归面积都超过8万亩。全市无公害茶园面积约50万亩,约占茶叶总面积的75%,巳累计建成亩产值过4500元的标准茶园36万亩,为宜昌茶叶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全市共有茶叶加工企业1068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4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全省省级龙头企业33家,宜昌占近50%),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3家,全市现有萎凋槽、发酵池等红茶专用加工设备的企业42家。

  (二)宜昌发展红茶的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叶消费趋向多元化,在保持绿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国内红茶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宜昌红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期。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提升绿茶、振兴红茶”战略,在加快提升绿茶效益的同时,把振兴红茶作为宜昌茶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宜红茶”最有希望打造成国际国内知名红茶品牌。“宜红茶”是宜昌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具有鲜明地理标志特征的红茶品牌,也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典型代表之一,历史上曾与祁红、滇红齐名。据历史记载:“宜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曾大量出口英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由于“宜红茶”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汤色红艳透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甜纯悠长,尤以“冷后浑”闻名茶界。充分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力发扬传统的制作工艺,全面提升独特的产品品质,将“宜红茶”打造成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是完全能实现的。

  2.发展“宜红茶”有利于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我市现有茶园中,大叶种、宜红早等适制红茶的品种种类较多,开发利用红茶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目前,我市绿茶年产量约4.5万吨,红茶约1万吨,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8.4%。经过3到5年的努力,将红茶的产量比重提升到30%—50%,对于提高茶园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优化茶产业结构,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意义。

  3.发展“宜红茶”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红茶的主要原料为夏秋茶,而目前我市夏秋茶利用率不高,按照中等产量的茶园春夏秋三季亩产500公斤鲜叶计算,我市茶叶鲜叶还有140公斤的增长空间,若全部用于加工红茶,按当前夏秋茶叶鲜叶收购均价3元/公斤计算,亩均将增收420元,每亩鲜叶收入可达3800元。

  4.发展“宜红茶”有利于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宜昌是“宜红茶”的原产地,曾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充分挖掘“宜红茶”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放大品牌效应,促进茶旅融合,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宜昌城市的“国际名片”。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宜昌的城市品味,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市发展“宜红茶”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宜红茶”原产于宜昌,历经150年以上的历史沉淀,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二是资源优势明显。宜昌具有适应红茶生产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制作红茶的大叶种及群体品种种植面积约45万亩,占茶叶总面积的60%,资源十分丰富。三是产业基础扎实。全市现有1068家茶业加工企业,除湖北宜红茶叶公司常年加工红茶,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外,近几年萧氏集团、采花集团、邓村茶叶等一批龙头企业也着手开发中高档红茶,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加快红茶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措施

  (一)思路和目标

  为充分挖掘宜昌红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技术,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在提升绿茶的基础上,以振兴红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红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宜昌红茶”、“宜红功夫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引领,以品质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茶产业、茶农收入倍增为目标,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和“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工程,同时兼顾黑茶、黄茶、白茶等其他特色茶类的共同发展,实现宜昌茶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增强茶产业竞争力。到2016年,全市红茶产量翻一番,达到2.5万吨,产值翻两番,达到16亿元,茶农收入增一倍,亩平鲜叶收入达到6000元,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重点措施

  1.积极培育公共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主多副、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协调服务,整合产业资源,积极培育“宜昌红茶”、“宜红工夫茶”公共品牌,同步推进公共品牌和自主品牌建设。并切实抓好红茶宣传策划和品牌营销,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2.着力提升红茶品质。加快本地优良品种选育与繁育,适当引进外地红绿兼具的名优无性系品种,努力提高良种种植率。加快改造低效茶园,大力开展标准茶园建设,每年新建标准茶园5万亩以上,到2020年实现标准茶园全覆盖。加快提高红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具有宜昌特色的红茶新产品。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重点培育一批红茶产业领军企业。组建市级茶叶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开展茶树优良品种选育、茶叶标准化生产、传统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4.突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农村茶叶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强茶叶生产条件和环境的监测。大力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创建,严格投入品管理,在红茶主产县市区推行集中采购、集中用药、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措施严格质量监管。加快建设市、县两级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逐步完善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5.大力推进产业融合。积极支持各茶叶主产县市区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突出不同功能定位,推进产业融合。围绕宜昌奇山秀水、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发掘和弘扬茶文化。依照“两山一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突出茶旅结合、产村相融,抓好基地建设与旅游线路布局,以茶促旅、以旅带茶。

  6.强化政策支持和保障。市政府成立宜昌红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宜昌市茶叶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宜昌红茶产业协会,统筹推进红茶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市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整合涉农资金1000万元,支持红茶产业发展。

  四、当前推进红茶产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抓公共品牌申报注册。自2013年10月以来,王兴於副书记、王国斌副市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王国斌副市长带领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到国家工商总局积极争取,尽快裁定“宜昌红茶”、“宜红工夫茶”异议复审,核准注册“宜昌红茶”、“宜红工夫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抓紧做好与省供销社协商的准备工作,争取“宜红”品牌早日回归我市。

  (二)抓红茶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茶规划编制工作。为加快打造百亿茶叶产业,重振“宜红茶”辉煌,并以此全面增强宜昌茶叶市场竞争力,根据市领导意见,市农业局已委托国内权威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组织编制《宜昌市红茶产业及茶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红茶及茶产业。

  (三)抓茶园基地绿色防控。通过项目推动、以奖代补,在全市大力开展绿色防控 “整乡(镇)推进示范乡镇”、“统防统治示范社合作社”创建活动,以点带面,统筹推进,确保到2014年全市茶叶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2015年达到50%以上,2016年达到80%以上。

  (四)抓红茶科技创新攻关。与中国农科院就加快科研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试制高品质红茶等事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科研合作协议。依托市农科院组建茶叶研究所(市红茶研发中心),并以此为平台,牵头组织建立了有中茶所、相关县市区及企业技术人员红茶科技攻关团队,重点研究宜昌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提升宜昌红茶“色、香、味、形”的新技术以及加工新工艺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五)抓统筹协调加快推进。一是组建工作专班。及时抽调人员组建红茶工作专班,抓好红茶品牌打造及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二是筹建红茶协会。统一制定红茶生产标准,制定公共品牌使用管理办法,统一宣传、推介、使用公共品牌,抱团出击,不断开辟国内国际新市场。

  本次斗茶赛活动不仅是一次弘扬茶文化的行业盛会,更是一个展示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大舞台,我相信在市农业局、红茶协会和鑫鼎集团的认真组织和精心筹备下,本次赛会活动一定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来宾在百忙中对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支持!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