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62人申报参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技艺传承人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8-27 17:19:50 | 显示全部
茶叶中国8月27日讯 日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62人申报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从7月4日《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发布之后,到8月15日的申报结束,近百人打电话咨询,88人向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领取了申报表,62人递交了申报表。

目前,评审委员会正在对申报人进行审核。审核将在8月31日结束。

申报受广泛关注

62人。对于23万人口的武夷山来说,这个数字很小很小。对于过半人涉茶的武夷山的茶产业来说,这个数字很小。对于茶企超过2000家的数字来说,这个数字也很小。然而,对于最终只有不超过6人能够被认定为传承人来说,这个比例却是挺大的。

从7月4日开始,7月和8月,武夷山茶人谈论的最多的话题,便是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申报。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武夷山市公布了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从2006年到2014年,时隔8年之久。在这8年的时间里,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产业获得迅速的发展。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传承人”与“好茶”二者之间是可以直接划上等号的。毕竟,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就是“精湛技艺”的“代名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中国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也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部分发酵茶(俗称“半发酵”)的岩茶,即乌龙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

据考证,这种工艺起源于清代初年。当时,曾在武夷山修志的文化人王草堂在《茶说》一文便作了记叙。这种“摊、摇,先炒后焙”等工艺也大受时人赞赏,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发出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传承300多年,得到茶界高度重视。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说过:“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