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坚守手工茶 执着“观音韵”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8-21 20:08:18 | 显示全部
东南网8月21日讯(王鸿彬) “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懂茶人”,安溪铁观音在中国的茶叶中算得上是最“娇贵”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制作出一泡好茶,铁观音若能具有“观音韵”,那更是茶叶中的上品。只有制茶师运用传统的制茶技术,加以天时地利,才能偶得观音韵。

在“机制时代”,手工茶坚守者甚少,“观音韵”已经难寻,然而在这条路上,仍然不乏有孜孜不倦的身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乌龙茶制作技艺 · 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5月19日—21日于安溪举办的“中国茶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安溪铁观音应该回归传统,在传统中寻找未来。”外交通史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王连茂先生更是提出,安溪茶业当务之急应该是改变观念、抢救传统,寻回传统铁观音的“观音韵”。



魏月德在晾青房工作

在安溪,传统制茶工艺已经被现代化的机械颠覆了,手工茶的坚守者已经寥寥无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便是这些坚守者其中一位。魏月德之所以被称为制茶大师,也因为其对手工茶的坚守。

作为铁观音的第九代传人,在魏月德眼里,铁观音是“天赐神树”,它的采摘、制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做出一泡好茶,对茶叶应该要有“敬畏之心”,必须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茶”、“心与茶”的完美结合,制茶师如果能够做到“人到、心到、工艺到”,那方可称为大师。

在茶乡,采茶算是一门“女人活”,茶季的时候,满山的采茶女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生长在制茶世家的魏月德,从小就要像采茶女一样,背着茶篮,到茶山采茶。13岁的时候,他掌握了“快、准、狠”的技巧,一天可以摘得“三叶一芽”的茶叶60斤。用手工摘得60斤茶青,对于成年的采茶女来说也非易事。采茶,是魏月德制茶路上掌握的第一门技巧。

魏月德常常将“茶农”作为自己的标签,因为不仅是茶叶的采摘,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方面,他都相当娴熟。魏月德回忆,他14岁的时候,便要扛着锄头,开垦茶山,种植茶树。在父亲的口传心教下,魏月德很快学会了叠草坪,填沟壑,并改变了多株种植方式,而采用单株种植。



晒青

从十三四岁开始学制茶,并凭借着他的悟性,在16岁的时候,他可以将同属乌龙茶品种的梅占、毛蟹等茶叶做出特殊的品质。“有时候,做到好茶,可以忘了吃饭,忘了睡觉。”魏月德说,那个年纪是做茶最有魄力的年纪,常常拿着茶叶跟其他制茶师傅比茶,还喜欢“斗茶”。

魏月德在92到97年间获得铁观音茶王的称号,戴着“茶王帽”,穿着“状元袍”披着“茶王”绶带,坐上“八抬大轿”茶王踩街,名扬四海。

问起制茶的秘诀,魏月德说,“爱茶好,要勤做;爱茶香,要用功。掌握节气,利用天时,人茶合一,用心观测,了解茶性,掌握地利,懂茶脾气,看茶选茶,看青做青,掌握变化,综和梳理,才能做出自己最喜爱的好茶,让茶人更喜欢的好茶。”

魏月德说:尽管现代工艺改革,必须传统兼顾,不管任何时代,保护源头是未来的传承,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是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