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央视纪录片揭秘古法手制方守龙白茶

茶叶香 发表于 2013-12-13 15:52:53 | 显示全部
 从人们发现野生茶树到研究茶树的种植方法,再到杀青、萎凋、晾晒、揉捻、炒制等制茶工艺的演变,直至今天的机械化流水线的茶叶生产,这期间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集结了劳动人民祖祖辈辈的智慧与汗水,最后化成一杯甘美、醇香的茶汤。在茶文化几千年前的历史长河中,小规模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所替代,许多古朴的手工制茶技艺正逐渐失传。

  近期,由王冲霄导演的央视大型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对我国传统茶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寻。拍摄小组途经中国所有产茶地区,寻找白、黄、红、绿、青、黑六大茶类的手工制茶艺人。而坚持以古法制作福鼎白茶的方守龙,也被该大型纪录片收录其中。



  白茶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至今坚持沿袭古法制作白茶的人已为数不多,方守龙便是其中一位。为了追寻白茶最古朴、纯净的味道,他将茶园选在太姥山丛林深处。因为最早的野生白茶树,便是生长在太姥山的深山密林中。

  形成白茶独特品质和口感的制作工序,关键在于萎凋,常听做茶的人说,“制白茶风险大,天热变红、天冷变黑”。而方守龙手工制白茶萎凋技巧的高明,不仅是茶叶在冷热空气中发生的微妙变化,还是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因素对新鲜叶片中水分蒸发快慢的影响程度,他都了然于心。他随时根据山中多变的气候,灵活调节茶叶的摊青量和摊青时间的长短。一个好的手工制茶人,仅凭眼观、手捻和嗅觉来分辨茶叶的萎凋程度,就能达到白茶最佳的外形内质特征。而这样的技艺,没有数十年的制茶实践经验,根本无法辨别。

  白茶萎凋的场地要求四面通风,防止雨雾侵入。太姥山多雨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白茶优越的生长环境,却给萎凋环节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机械大批量生产一般采用室内加温、热风萎凋,方守龙却仍然坚持沿袭古朴的白茶自然萎凋与日光工艺,并发明日光复式萎凋工艺,在山上建起了日光萎凋房。这样的方式大大延长了成品茶的产出时间,耽误了最好的市场销售旺季,却能使白茶外形素雅,味美香醇。

  好茶,要耐看,耐闻,耐品。因此,白茶的干燥工艺也至关重要。许多茶叶生产厂家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锅炉烘焙来达到干燥的效果。方守龙却始终坚持日光晾晒的方法,这是使茶叶背面细小的白色茸毛完整保留的秘籍。正是这些细小的白色茸毛,让白茶的外表呈现熠熠闪光的银白色,格外悦目。

  沿袭千年古方,制古朴醇香好茶,一杯令人陶醉在唐朝陆羽时光里的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