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台北欢喜茶会品雨花茶记(散文)

茶叶产地批发 发表于 2013-3-20 15:12:11 | 显示全部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3月20日讯:春节前,与范增平老师、原中山陵雨花茶厂长陈盛峰先生、南京庆余年茶叶公司总经理何海云先生、南京郑福星文化馆副总经理许家动先生,以及南京正德茶文化研究院院长、南京老崔茶馆馆长崔波先生等人一起,因茶事活动及叙商南京茶文化之发展,相聚在南京。其间,陈盛峰先生赠送给范老师一盒雨花茶,范老师返台后,于蛇年新春佳节,与台湾的茶友们,举办了第38期欢喜茶会,品味了从南京带至台湾的那款雨花茶。

  2月16日、17日,在台北中华茶文化学会,我与周本男、杨士纬、杨绮贞、王秀锦、邬宛臻、戴素贞、吴志贞、杨侑学、徐维琳、杨滔、黄羚乔、彭垣榜、吕学宜、吕宪忠等茶道中人,共同品味了南京中山陵茶厂出品的钟山牌雨花茶。

  根据资料,南京中山陵茶厂是雨花茶的发源地、创始地,始创于1931年,宋美龄曾在此栽植茶树,至今仍是珍品。

  雨花茶属针形类绿茶,外形美观,条索紧、细、圆、直,白毫显露,色泽润绿,形似松针;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香气高雅持久,叶底嫩绿匀亮。

  以国际鉴定的标准审评茶碗冲泡,再以泡绿茶的玻璃杯冲泡,每位各取一小杯,以审评匙舀约5cc茶汤,分别各品三次;玻璃杯冲泡的,先观赏雨花茶在玻璃杯中妙曼雅丽的变化,再将茶汤倒入公杯中,分给每位茶友品评。

  雨花茶有时有杂味反而好

  雨花茶较利口,适于多人一起喝。所谓的“利”、“钝”是相对的,“利”是指入口后,茶汤鲜活,香气清高,散发很快;而“钝”就是香气、滋味散发较慢,徐徐地散发出来。

  茶是客观的,人是主观的,何时何地和何人喝什么茶,茶艺师要拿捏得好。人的心情会随着茶味和喝茶的对象而改变,有些绿茶的香气介于豆香和花香之间,心情会随茶而沉淀,思虑会变得较清楚而深远,较钝的茶适合一个人独饮。

  雨花茶的杯底香很特别,是一种花香和菁香的结合,滋味鲜活,茶席的气氛会比较热烈,适合多人一起品。这茶好似台湾北部的茶味,好像儿茶素较丰富,入口时很有感觉,喉韵、杯底香都很清爽,所以冲泡时茶叶不能浸太久,儿茶素释放太多的话,就太“利”了。

  雨花茶要干净,但有时有杂味反而好,因杂味有先天的或后天吸收的,先天的可能是茶的内质很丰富,在烘焙时碰撞出了不同的滋味,反而成为特色,但如果是后天吸收的一些异味,就不好了。

  茶事中要多成人之美

  我想到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我们都很高兴,但是也有些人对他提出批评。其实,莫言几十年来的写作态度,是很纯真的,他就是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已,一点也不做作。他没有特殊的目的,就是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去做一位平凡的写作者,结果形成了他的不平凡,我们真的不需要从某些角度去批评他。茶也是如此,对茶只有赞美,没有批评,它只是不合你口味而已,你不喜欢,仍然有人喜欢它。

  几十年来,办了无数的茶艺活动,常觉得人的成就需要天助、人助,胜过自己强求,所以一定要谦卑,和别人相辅相成。

  我们中国人常常不喜欢“成人之美”,少了一些尊重别人的心,敬畏事情的心,茶人的自我修养就是要袪除这些缺点。日本茶道的“四规七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他们在茶事中是不说批评的话,要多成人之美。

  我们参加茶会,大家一起品茶,主人选择的茶叶,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大家都不批评,是尊重做事的人。

  雨花茶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雨花茶很平淡顺口,没有强烈的味道,也没有令人不适的感觉。第一泡味淡了点,没多大的感觉,第二泡最有味道,在口腔中有一点淡淡的花香,和花草茶有点相似,茶气细细绵绵地往下走,所谓“无味之味乃至味也”可以用来描述它的味道。

  茶的内质可溶性多,浓稠度够,它在退温后口腔、喉咙的软度还是不变,无论冷热喝,都很柔软,比较没有明显的香气。

  品茶可分为三种境界,绿茶、乌龙茶到红茶,每种茶都可喝出茶树的自然味道,是一种自然的茶味。至于后发酵的黑茶,如普洱茶、六堡茶等,它有了一种沉淀的韵,茶味醇厚了,陈年低沉的醇厚气韵,将茶带到另一种境界。茶味透着淡淡的香,淡淡的韵,茶色浅,倒觉得是返璞归真的更高境界。以书法来做比喻,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收而不是放,雨花茶就是收了,没有霸气,纯朴、自然。

  喝茶资历深才能喝出特性

  刚开始跟老师学茶时,很奇怪老师为什么要泡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茶给我们喝,喝多后,发现我们分辨茶的好坏的能力增加了。

  过去喝的茶都比雨花茶强烈,今天喝这茶非常沉静,并不是没有香,而是香锁住、沉敛了,入喉时淡而软滑,非常润,非常顺,即使冷了其润感依然存在。这感觉好像面对修行高深的师傅,即使没跟你说话,你也觉得温暖,产生孺慕之心,这茶的温润就如此。

  喝雨花茶时,心要静,体验要高,喝茶的资历要深,才能喝出它的特性来。

  从前喝茶,只要喝了五六杯以后,就觉得喝得太多了,太撑了,今天喝了那么多杯,只觉得饱而不觉得撑。从第一道到最后一道,层次分明,喝最后一道茶时,有ending的感觉,今天的茶也泡得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