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金骏眉走红市场 其它红茶跟着迅速升温

茶叶产地批发 发表于 2012-10-24 16:25:38 | 显示全部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0月24日讯:近一两年来,随着金骏眉的走红,国内红茶也跟着迅速升温,茶叶市场上,红茶的市场占比也在不断增长。今年7月,笔者在北京马连道考察时,就看到红茶店是三步一家五步一店,栉次鳞比,南宁也是如此,茶叶一条街——10+1商业大道很多原来经营绿茶、铁观音、普洱茶等的茶叶店,也纷纷挂出了“金骏眉”“正山小种”的牌子(虽然这些金骏眉、正山小种未必都是正宗的)。

  红茶总体产量快速上升

  由于红茶热销使市场预期一致看好,尤其在可观的经济效益刺激下,全国各产茶区纷纷“绿改红”、“乌改红”,从而导致了红茶产量的快速上升。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全国的红茶总体产量一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了解,2009年全国红茶产量为7.19万吨,2010年9万吨,2011年则达到了11.4万吨,产量一年年递增,增幅超过了20%。

  广西的红茶产量增长更是惊人,2010年广西红茶产量为800吨,2011年猛增加到了5600吨,净增4800吨,增幅达到600%;目前广西各茶叶主要产区都在生产红茶,生产工艺技术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品质却是各有特色,今年,全区红茶产量(包括红条茶和红碎茶)预计将达到8000吨左右。

  红茶品种增加

  从金骏眉开始,正山小种、祁红、滇红、英红等曾经一度辉煌的传统红茶又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连杭州都在恢复九曲红梅的生产。新兴红茶品牌信阳红、遵义红、湖红等更是异军突起。

  广西则相继出现了石乳有机红茶、凌云金毫、昭平红、多耶楼等几十个品牌的红茶。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上,笔者就看到昭平红、故乡红、客家红等广西红茶纷纷亮相,在展会上设展的长裕川、古鼎香等区内大型茶业企业也是以广西生产的红茶待客。

  红茶热原因何在

  业内人士认为,红茶的迅猛发展,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金骏眉引发的红茶热。虽然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红茶产区之一,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的红茶主要供出口,国内红茶的消费量很少,国人对红茶了解并不多,但是,随着金骏眉热潮的兴起,使得全国红茶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让红茶迅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红茶的认知度和吸引力,为红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的商机。

  二是人们饮茶习惯和方式的转变。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经过发酵以后,使得茶叶的茶多酚等内含成分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茶性温和,适于各种体质的的人群饮用,而且红茶不仅可以清饮,也可以调饮,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好。

  三是茶叶采摘方式的转变。凡是有点茶叶知识的人都知道,绿茶以春茶为好,所以过去很多以生产绿茶为主的茶园谷雨前后采摘完春茶之后,就不再进行茶叶的采摘,转向了茶树修剪,但是,现在很多茶园种植的茶树品种,除了适宜做绿茶,同时也适宜做红茶,因此,也纷纷采摘夏茶制作红茶,茶树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利用,据了解,一亩茶园夏茶的采摘量与春茶相当,也就是说,采摘夏茶制作红茶,茶的产量可增加一倍左右,所以,茶农和茶场也很乐意采摘夏茶做红茶。

  红茶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据了解,在欧洲,红茶的消费占茶叶消费总量的80%,而在中国目前也仅得5%左右(前文也提到,中国红茶主要供出口),因此发展空间巨大。如何实现红茶在中国市场的大发展?专家认为,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茶行业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将是中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当前红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茶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

  一要注重红茶质量安全。目前,中国国内的科研水平欠发达,检测标准滞后,且多个标准不尽统一,一些制茶技术工艺相对落后,茶叶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质量安全隐患仍旧存在。对此,相关部门应尽快促进提升行业科技水平,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统一的茶叶检测国家标准;同时,生产企业也应自觉提高自我管控意识与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饮用安全。

  二是合理控制产能产量。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整体扩展过快,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显。红茶作为我国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红茶市场过热的现实背景下,极易出现因巨大经济利益驱使而导致红茶生产盲动性过快发展等问题。因此,应在推动我国红茶产销平衡发展的同时,适当控制种植面积的发展速度,将茶园基础建设、红茶产品结构调整、茶叶质量提高、产品创新作为重点,精制细作,不断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三要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我国名优茶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红茶市场在金骏眉的引领下,也已出现产品风格渐趋统一、无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情况,这对中国红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为此,应加快产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多形式创新机制。



评论列表 ( 评论10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zddo1374

    2012-10-25 00:16:53
    今天无聊来逛逛  
  • zohv0538

    2012-10-25 14:32:01
    我想要`~  
  • xxyz8757

    2012-10-25 14:32:01
    顶的就是你  
  • jxtm1970

    2012-10-25 15:33:28
    孜孜不倦, 吾等楷模 …………  
  • 黑糊糊

    2012-10-25 15:33:28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 林洽

    2012-10-25 15:38:11
    一个子 没看懂  
  • ecbs8997

    2012-10-25 15:38:11
    佩服佩服啊.  
  •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