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发表于 2012-5-16 17:31:06
|
显示全部
当代的品茶出现了两极分野的态势,由于南方是茶叶原产地,所以历来对饮茶方式颇为考究,功夫茶道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拓展。而北方远离茶叶原产地,北方人对茶叶的认知相对少,因此北方人喝茶也相对简约,人们通常沿用最简易的撮泡法,在大茶缸里直接加入茶叶冲泡,带叶渣饮用。
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制作工艺,以及特殊的历史渊源,使得武夷茶从古至今都处在茶文化的最前沿。诚如赵佶所言:“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发祥于武夷山下的宋代的点茶、明清的功夫茶,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当代武夷茶事依旧处于引领地位,从原产地润物无声地波及国内外,呈“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态势。
上个世纪,台湾茶文化学者通过整合历代饮茶法、日本茶道、功夫茶道,并结合现实的饮茶习俗,整理出了一套以乌龙茶为载体的茶艺,把观赏性与实用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近水楼台先得月,台湾茶艺很快就传播到乌龙茶原产地武夷山。在借鉴台湾茶艺的基础上,武夷山茶文化工作者结合武夷岩茶的特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功整编出一套武夷茶艺,并随着武夷茶的影响力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成为国内各种茶艺的范本。武夷茶艺把茶的食品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融合,并为乌龙茶冲泡方式和茶具进行一次规范性的梳理和定位。
武夷茶艺的器具包括:盖碗杯、茶海(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
和传统的功夫茶道相比,武夷茶艺的器具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改变,一是改紫砂壶为盖碗杯,二是使用公道杯。盖碗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对武夷岩茶进行感官品鉴,盖碗杯一般是白色瓷杯,便于鉴赏叶底和汤色,同时杯盖是很好的闻香工具,而且盖碗杯比紫砂壶更易于清洁,可以更好地确保岩茶不受串味。公道杯是为了均匀前后次第出水的茶汤,让每个人都能喝到一味的茶汤。
武夷茶艺的规范器具有:
品茗器具:
1、 品茗杯:品饮用的上等杯是白、小、薄的瓷杯,也称作“若琛杯”。白瓷杯能最好地把武夷茶清清丽醇厚的汤色呈现出来,也因为其不易吸附茶味的特点,使得上一泡茶汤不会影响下一泡茶汤的味道。若是冲泡红茶则使用玻璃品茗杯最佳,通透的杯体能使红茶中的细毫特别突出。
2、 闻香杯:与品茗杯相同,但由于杯身较高,容易聚集香气,能把茶独特的气味展示出来。闻香杯常用于茶艺表演,朋友聚在一起喝茶的时候使用得很少。
3、 茶海:也称公道杯、母杯、茶盅,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公道杯是为了均匀前后次第出水的茶汤,让每个人都能喝到一味的茶汤。
4、 茶滤:在茶汤由茶壶倒入茶海时过滤茶汤中茶渣的漏滤器具。常见的茶滤有不锈钢茶滤、葫芦茶滤、瓷器茶滤、竹制茶滤等。
5、 杯碟:也叫杯托,用于放置品茗杯与闻香杯。杯碟的最大作用是防止喝茶的人因茶汤过热而烫手,也能使茶桌不会因茶汤溢出显得不整洁。
存取器具:
1、茶罐:保存茶叶的罐子,密封性好,能避光防潮。材质多为铁、瓷、锡等。
2、茶则:量器的一种,茶叶入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材料多为竹子。使用茶则能避免手与干茶的直接接触,更加干净卫生。
3、茶漏:便于将干茶倒入茶壶时用,以稳固茶壶,不会浪费茶叶。
4、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其他器具:
1、 茶盘:盛放器具用,演绎茶艺的载体。
2、 注水器:随手泡、电磁炉、铁壶等。
3、 容则:又称茶道六君子,用于放茶则、茶匙、茶夹、茶漏等。
4、 茶巾:清洗擦拭用。
5、 茶笔:刷壶或者清理茶盘用。
6、 水盂:干泡法时使用,用于盛装泡茶时产生的废水。
国事兴则茶事兴,茶事兴则茶具精。人们常说茶叶是茶事的主角,其实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散了多少茶叶的芬芳,却惟独留下这些历历在目的茶具。煮茶也好,点茶也罢,灰飞烟灭之后,不同茶器成了不同时代符号,向现代人们述说着当年的依稀茶事。喝茶,是品味感觉。我们既然无法从唐代的茶杯中喝出奢华,宋代的茶盞中喝出清雅,却能从代代延续的茶具中去追溯一幕幕觥筹交错的浪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