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电台】一声叹息
“这两年媒体天天喊过热过热,可我们这些做茶的,感觉是越来越凉,像开了空调,进了冷库一样。”H君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看着对面的我苦笑。H是我老乡,一个典型的版纳男人,四十出头,身板结实,皮肤较黑,精明强干,有威严感。曾经当过兵,养过猪,十年前投身普洱茶行业。
这场谈话不是发生在“谣言”中有大批茶店关门的芳村,也不是“传闻”里土豪云集的老班章,而是在昆明,普洱茶的另一个重镇。
时间是2014年11月5日,万千“茶人”还在苦练武功,“光棍节”行情还未发动。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他的公司是典型的小微企业,主要做古树纯料,一年几百万的销售收入,成长缓慢,产品也不以走量为主。
总的来说,H君算是幸运的。2007年,他赶上了“牛尾巴”,靠倒腾毛料赚了几百万,后因“家中有事”,急流勇退,算是逃过一劫。
之后几年的行业低谷期,他也没闲着,抓住“古树茶”概念,建立了初制所,注册了商标,开发了几款产品,玩起了品牌----,小日子过得也还算自在。
2012年,事情出现了变化。古树茶越来越热,他想做的事也越来越大,但日子越越来越不好过了----
这个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土豪密集。规模越大,边际效益越高,当然生存概率也越高。“你按部就班吧,人家早就跑到前面了,你就淘汰了。现在的资金要求太高,一次性投资很大”,他说。
“本来今年准备本大干一场,结果年初制定的产品生产计划基本成了发展规划,很多产品不是没做就是产量压缩了。为什么压缩,没钱。”
毛料价格一天一个价,人工、包装、运输等周边也水涨船高,如果考虑到房租、通胀、运营等因素,资金压力确实大。而这些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靠银行贷款支持。
压力考验着H的头脑与身体。
他让我给他出出招。于是,我就和他讲了讲雷布斯、“众筹”、“大数据”---
他边喝茶边听,一言不发---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没顾客也一样。
让H更焦虑的是,茶叶价格越来越贵,顾客越来越少。
原因很简单,“面粉比面包贵”。部分茶毛料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
所谓的名山名寨茶根本就不赚钱,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据他吹,凭借多年的经营,收到正宗的毛料问题不大,但是,茶农给你的价格一分都不会少。“8000一斤毛料的老班章,你算算一饼得卖多少才有利润?”他问。
涨价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人买。“部分高端产品就是面子工程,做得少,基本都是老顾客的定制,是宣传和品牌建设的需要,不指望能卖多少。”
他笑着说:“我们现在就像孙子,求着买来,跪着卖。”所以,“原料也不怎么收了,早年间存了点茶,还能撑一阵子。”
目前,他的公司还能基本正常运作,全靠它早前入股了一个制茶厂。虽然目前的产品销售状况不佳,但制茶厂的生意却非常火爆。不但自己产品的加工费省了,还能挣点钱。但是,相比一年前,什么都在涨价,成本优势早没了。
“涨价是作死,不涨价是等死,得过且过吧。”他苦笑到。
一叶知秋.
当过兵的H天天翻报纸、看新闻联播,他预感“整个经济实际上在下滑”。
虽然H对自己产品的价格转移能力还有些信心。毕竟是做高端的,毛利率还比较高。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萧条就会从经济链条的那头传导过来。物价的飞涨迟早也会抑制消费,打击他的那些“大客户”,进而伤害到他。
“反腐”也成了 H君想不到的“黒天鹅”。中央“八项规定”一出台,以前常来店里坐坐的“朋友”都消失了。一些单位的定制订单也基本没了。包装精美的礼品茶更是难销。前几天,他的一位北京代理商才打电话告诉他:“完了,礼品都摆成样品了,怎么办啊?”
近日,网上各种普洱茶“崩盘”论再起,央视频道也接连报道了普洱茶遭遇爆炒,茶叶价格暴跌的消息,我问他怎么看。
最后,H半开玩笑地跟我说,“现在很乱,按套路来一般都吃大亏,所以最后就是谁赢了谁算,老实玩套路的都不行了。”我无话可对。
自我救赎.
H认为像他这样的小企业,要走出当下的困境有两招可用。一条是重新定位,做中低端市场,让普洱走进寻常百姓家。另一条就是,做电子商务,做淘宝。因为电商是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法宝,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但H对改变并不乐观。重新定位就是革自己的命,不亚于一次脱胎换骨,期间的痛苦不可以数计。况且,大益、下关等大厂早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你如何破?
再说电商,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红利期已过不说,自己所认知的那套行业规矩已被无情颠覆,玩不转了,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革命就革命吧,但杀猪定用牛刀。”他一拍桌子说道。
“我今年新招了3个大学生,各个都是猛将。去年双11做了10万,今年的目标是30万。”H对即将到来的购物狂欢节寄予了厚望,话音坚定而有力。
走出茶行,雨后的阳光分外灿烂,回家的小路旁开满了格桑花,如是我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