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发表于 2012-5-16 17:31:45

千年茗香之明代茶器

http://www.jjqtea.com/uploads/allimg/120516/1-1205161210333O.jpg
《煮茶图》
    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局部)很好地为我们展示了明代人们喝茶所使用的器具,煮茶炉是竹炉,四方形,炉外用竹编成。
    纵观历朝茶事,似乎有隔代繁荣的迹象。从唐到宋,中间经历了五代的式微;由宋到明,中间出现了元代的相对平庸。而明代茶事较之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表现为不同茶类的创制,及其衍生出来的饮用方式和器具,以及茶叶的对外输出。
    明初,农民皇帝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颁令罢造龙团,改贡散茶,以减少茶农为制作贡茶而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曰:“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役。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武夷茶以其独霸天下的雄姿再次被推上了历史的高位。明代茶人许次纾《茶疏》云:“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至今阳羡仅有其名,建州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明代,武夷茶除了茶品名冠天下,其制作工艺也取得了开创性的发展,诞生了影响世界文化最为深远的红茶和乌龙茶。明末,炒青绿茶、红茶、乌龙茶在武夷山并驾齐驱,其冲泡方法和器具比前朝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出现了用于诠释红茶与乌龙茶的功夫茶冲泡方式,一度改变了人类的休闲方式。
    明代的文人好游山玩水,出行时,喜好随身携带一套茶具,择一幽静之地,品泉煮茶。许次纾《茶疏》中提到:“仕人登山临水,必命壶觞。乃茗碗薰炉,置而不问,是徒游于豪举,未托素交也。余欲特制游装,备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异室。茶罂一,注二,小瓯四,洗一,瓷合一,铜炉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奁,小炉,小炉香囊,七箸,此为半肩。薄瓮贮水三十斤,为半肩足矣。”较之前几个朝代,喝茶的器具已经有了极大的简化。文人出游,闻香、烹茶、吟诗作赋,更多时候,喝茶已经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享受。当然,较之文人雅士,一般的民众在喝茶上就简化了不少环节。在明代张德谦所著的《茶经》中,从论器一章中就能可知,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9种。
    据专家考证,《煮茶图》上所使用的烹茶壶就是紫砂壶。这使我们又把目光关注到另一个绚烂的茶具种类—紫砂。明代使用散茶冲泡的方式极大促进了紫砂行业的发展。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宜兴蜀山镇用质地特殊的紫砂泥制坯,烧成质地坚硬,呈黑褐色、淡黄或者紫黑色的无釉精细陶器,紫砂陶器又以紫砂茶壶为主。
    相传紫砂壶最早是由金沙寺僧发现的,但据史料记载,紫砂制作的真正开创者应该是供春。供春是吴颐山的学童,曾在金沙寺陪读,后因学金沙寺僧人紫砂技法,制成了早期的紫砂壶。如今供春留下的紫砂壶极为稀少,但其处在紫砂的草创期,造型应该十分古朴。
    供春之后,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赵良、袁熙、时鹏,其后,时大彬成为一代制壶能手,其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在当时就有人仿制。时大彬之后还出了不少的紫砂名家,紫砂在明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法胜 发表于 2012-5-18 05:12:45

@,@..是什么意思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茗香之明代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