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福鼎白茶的历史(上、中)

茶叶产地批发 发表于 2013-2-6 16:53:34 | 显示全部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2月5日讯:中国著名茶学家张堂恒在《中国制茶工艺》中记载:“乾隆六十年(1796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制造银针。”茶界一般都把1796年定为白茶创始时间。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上古时代尚无制茶法,人们运用自然晾青的办法,其实即是后来的茶叶“萎凋”工序,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制草药方法。由此可见最早的茶,按制造方式应该是白茶,或者说这是中国茶叶史上“古代白茶”的诞生。湖南农业大学杨文辉教授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发明的不是绿茶,而是白茶,理由是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年的历史,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是茶叶加工的开端。也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这种晒干保存的方式茶学界专家陈椽教授同样认为:“如现时制白茶,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

  在福鼎民间,流传着美丽传说,太姥娘娘俗名蓝姑,用白茶治小儿麻疹而羽化成仙,是福建三大女神(妈祖、陈靖姑、太姥娘娘)之一,蓝姑所在的年代就在尧帝的上古时代。无独有偶,福鼎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马栏山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石斧、石锛和1958年在白琳湖尾山遗址等40多处的石器都证明了这点。

  现在得到茶学界认可的是茶圣陆羽《茶经》里的这句话:“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白茶山即太姥山,也就是说,白茶有文字记载至少在唐以前。(来源自“西湖龙井资询平台”)另据考证,“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原文引自《永嘉图经》,这本成书于隋朝的图经可惜已佚,这就更好的说明白茶在隋朝以前就已出现,但在唐宋时期,福鼎产茶的记录有文字记载的很少。

  据央视报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曾经创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宋朝的茶叶,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白茶出现在北宋时期的西安贵族阶层,进一步证明了白茶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了。

  太姥山,古代交通十分不便,文人墨客鲜至,留下的文献资料与摩崖石刻较少。谢肇淛的《太姥山志》载:“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长蛇岭,居民数十家,皆以种茶樵苏为生。”“白箬庵……在摩霄峰背,有径路可达……凡五里许始至;前后百亩皆茶园。” 明朝的陈仲溱《游太姥山记》记载:“……然皆养蜂卖茶,虽戒律非宜,而僧贫亦藉以聚众。”同时期的林祖恕在《游太姥山记》载:“……因箕坐溪畔,取竹炉汲水,烹太姥茗啜之。”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陆应阳《广舆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明万历四十四年《福宁州志·食货·贡辨》载:“芽茶84斤12两,价银13两2钱2分;叶茶61斤11两,价银1两4钱7分9厘。”这段记录,说明了明朝时期,福鼎茶人把制造白毫银针的芽茶收购价格与制造叶茶的白牡丹价格区别开来。

  明朝田艺蘅《煮泉小品》:“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指的就是白毫银针,明确指出,以日光萎凋生晒芽茶为最佳。明朝时期留下许多文献资料很好地佐证福鼎悠久的产茶历史。

  明末清初周亮工《闽小记》载:“太姥山有绿雪芽茶。”绿雪芽就是现在太姥山上鸿雪洞旁可见到的福鼎大白茶古树。据说,日本古茶书籍中,因有记载着这棵古茶树,所以在1990年,为纪念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800周年,日本官方以松下智为团长组成“茶航路”访华团专程到太姥山探寻过这株古茶树。

  现存的福鼎地方文献记述清朝时期茶叶就相对多些。如清乾隆《福宁府志·物产》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清嘉庆版(1807年)《福鼎县志·物产》载:“太姥山有绿雪芽茶。”卞宝第的《闽峤鞧轩录》(1869)载:“福鼎县,物产茶。白琳地方为茶商聚集处。”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绿雪芽茶的记载。

  清光绪版(1906年)《福鼎县乡土志》较多地讲到白茶。《福鼎县乡土志·户口》载:“福鼎出产以茶为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其《商务表》载:“白、红、绿三宗,白茶岁二千箱有奇,红茶岁两万箱有奇,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岁三千零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红茶粗者亦有远销上海。”《物产》:“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从这些史料可见,1886年,白琳出产白茶,但产量与销售在白、红、绿三宗茶中是最少的,全县只有2000箱。

  民国时期福鼎的白茶发展与清末总体保持一致,但销售白茶的价格非常高。民国福鼎学者卓剑舟《太姥山全志》中,对绿雪芽作这样诠释:“绿雪芽,今呼为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价与金埒。” 价与金埒就是与黄金同价,可见绿雪芽(今白毫银针)珍贵程度。

  《宁德茶业志》载:“民国28年(1939年),福鼎县点头乡陇严(今龙田)人李得光(又名李华卿)发起组织‘白茶合作社’,各村成立村社,推选李为联社主任,以促进茶叶流通。”1940年,笔者收集到茶商李华卿向翠郊村石床保周阿本收购白毫茶10斤1两,付国币19元1分,有茶叶收购收据证明。

  从各种史料看,1941年,福鼎有进行登记的茶商98家。白琳是茶商聚集地,1926到1928年间,资本雄厚的南广帮(南帮指闽南资本家金泰等,广帮指广东资本家广泰等),在白琳设采购点,收购白毫银针与白琳工夫,再把茶叶销往国外。其中广泰茶行实际上是广东茶商与白琳茶商相结合的产物,白琳茶商詹振步与派驻白琳的广州茶商曾镜银(绰号阿炮)合作,在康山村溪坪合伙开办的一个大茶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广东茶商还专门坐飞机在康山溪坪上空视察,因飞机没有降落地点,只在白琳上空低空飞行,至今一些健在的老人还不能忘怀飞机来时的情景。

  外来的茶商到福鼎采办白茶,更好地推动当时茶业的发展。福鼎当地也有一些有实力的茶商,如吴观楷、蔡德教、梅筱溪、袁子卿等人直接把茶叶销往港澳与东南亚。 (待续)



评论列表 ( 评论49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eiaa4432

    2013-2-6 18:10:42
    希望可以用些时间了~````  
  • cghv2669

    2013-2-6 19:26:22
    应该加分  
  • stylestyle

    2013-2-6 20:14:55
    谢谢楼主啊!
  • sgto8978

    2013-2-6 20:51:18
    楼主,支持!  
  • grgg6461

    2013-2-6 20:51:18
    小心大家盯上你哦  
  • c7l4a5r3c8

    2013-2-6 20:51:18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 qhbs8128

    2013-2-6 21:57:12
    不错,支持下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