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杭径山茶的崛起,离不开自身优良的 茶叶品质,更是得益于多年来径山茶行业协会主导的全产业链品质管理。面对市场现状,径山茶行业协会通过多层次、多环节监控茶叶质量,确保茶叶安全。
径山茶行业协会建立起了包括区、镇(街道)、企业三个层面,栽培、加工、包装销售、检测监督、责任追溯五个环节在内的立体化的质量安全体系,严密控制径山茶质量。
强化生产基地综合管理
多年来,协会不断完善对茶叶生产基地的监管制度,具体有六大举措:
统一径山茶基地认证。协会根据《“径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对径山茶证明商标使用范围内的十多个乡镇共计5.3万亩生产基地一一核准茶叶生产基地详情。
农事档案记录制度。对统一立牌的茶园生产基地,协会建立农事档案记录制度。特别是对化肥、农药的投入使用和鲜叶采摘的记录,能简单有效地查询每批鲜叶所经历的农事活动。
及时测报茶树病虫害。加强茶树病虫测报,提高防治准确率,是减少农药使用,保障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径山镇,一般提前10至15天发布病虫情报,且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保证了适时、准确开展田间防治。
示范应用无公害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生态、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途径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通过相关项目建设,有效带动了全区茶叶生产基地使用无公害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积极性。
“四统一”病虫害防治制度。实行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喷药防治、统一执行安全间隔期。根据欧盟、日本等茶叶进口国对茶叶中农残的要求,实行农药管理上的源头控制。此外,还经常性地开展专柜工作人员技术培训。
鲜叶质量安全控制。径山茶鲜叶是人工采摘的,保证了鲜叶的匀整,控制了杂物的带入。而且所有采茶工都经企业培训,装茶器皿会及时清洁,采摘时不得携带可能污染物。采摘的茶叶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成品统一包装标识
在径山茶销售环节,主要通过统一径山茶包装标识制度,防止外地茶假冒径山茶、低档茶充高档茶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为防止其他地区茶叶假冒径山茶情况出现,作为“径山茶”商标的拥有者——径山茶行业协会,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径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实行径山茶统一包装标识制度。协会于每年的秋冬季开始组织径山茶生产者办理申请使用“径山茶”商标的相关手续;协会按照生产者的基地面积和加工企业的“QS”证,核准企业使用“径山茶”商标,并签订协议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备案;完成该程序后,协会再根据统一设计的各种规格和款式的“径山茶”包装物,邀请包装印制企业招标承担印制业务;此后,组织所有使用“径山茶”商标的企业集中同包装印制企业签订委托印制协议,并根据基地面积核实数量,所有的包装品均由协会统一监制,并对社会公布,不允许企业自行印制有“径山茶”商标的其他包装品,所有的包装品均贴有由协会统一制作印有年度标记的防伪标签。同时,当年的“径山茶”包装物须由协会公布径山茶开采之日起才能到印制企业提货使用。协会实行“母子”商标包装,在印有“径山茶”商标的统一包装品上,不同的是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商标、联系电话和“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标识。企业取得统一包装品后,工商行政部门、协会、镇乡(街道)质量管理小组联合监管包装品的使用,严禁包装品与茶叶分离而随意流通。销售店可根据茶叶低温贮存的要求,平时以内袋冷藏保存,销售时配上外包装,但不得散装销售。
加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
在茶叶加工环节,推行茶厂清洁化生产和QS认证,保证茶厂周围无污染,厂房、机器卫生清洁。产品加工按标准化技术规程操作,员工持有资格证书和卫生健康证,“散户”参加合作社挂靠大户加工,保证加工过程各环节的质量安全。
加工环境清洁化。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厂房大气、水质达到标准,远离污染源,合理布局,优化改造。定时清洁厂房、机器及附近环境,做到整洁干净。加工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分开,不堆叠杂物,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加工人员须持卫生健康证,并经操作、卫生等培训。
生产标准化。在1998年成立协会之时起草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DB33/T257径山茶》,涵盖了茶园及鲜叶生产标准、加工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此后,又经2005年和2010年两次修订,标准更趋完善规范。在标准化生产上,全区执行径山茶标准的覆盖面达到了100%。
“散户”挂靠加工。茶叶行业因历史原因质量难以管理。针对这个情况,协会优先建立了“散户”挂靠“大户”的管理模式,并由“大户”牵头建立了13家茶叶生产合作社,“散户”全部入社,由“大户”监督且承诺确保鲜叶质量,由大户代为加工。在考虑“散户”利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证“散户”茶叶的质量安全。
贮存得当,控制出厂质量。生产企业必须有清洁、干燥、无异味的专用仓库,有条件企业还应建冷库贮存。生产企业应该有简单的检测仪器和专门指定的质量控制人员,每一批茶叶的质量、感观、水分、灰分和包装均经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出厂。
建立检测检验体系
建立健全的检验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径山茶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从区、乡镇(街道)、企业三个层面入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检测和监督两个方面。环境监测依托杭州市环境检测站,茶产品检测主要依靠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省(市、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商检局。监督管理采用企业自律、协会管理、行政监督、镇乡(街道)茶叶质量管理组协管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检测制度。径山茶生产环境监测由杭州市环境检测站负责。由于协会对茶叶加工厂“QS”资格要求和茶厂清洁化改造已100%完成,未发生一起径山茶生产环境警报。茶产品检测分为企业出厂自检、协会每年组织例行检测、区工商和质监部门及乡镇(街道)方面的专项检测和抽检,并成为互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企业出厂自检由企业检测人员对每一批出厂茶叶进行检测,以感观审评为主,还有水分灰分等简单理化指标。区工商和质监部门及乡镇(街道)方面也会不定时就茶叶某个方面展开专项突击检查,包括径山茶净含量、径山茶包装规范等。
监督管理。经多年的努力,径山茶质量安全管理已逐步形成了企业自律、协会管理、行政监督和镇乡(街道)茶叶质量管理组协助监管相结合的体系,具体内涵是:企业自律,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协会管理,重点是品牌管理、标准化管理、包装管理,并协同行政监督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行政监督,依法监督协会的管理行为,履行产品的监督抽查,对不合格的生产、销售企业依法作出相应处理或处罚;镇乡(街道)茶叶质量管理组协助监管,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并接受行政监督部门和协会的委托。
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
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做到责任明确有的放矢,协会逐步实行径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规范茶叶标签,完善茶叶各流程台账记录,销售附带茶叶质量跟踪卡等,保证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以迅速反向跟踪流程,找到事故环节,召回问题产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茶叶标签的规范,主要通过统一包装品定制,要求包装品印制企业对各个茶叶加工企业的包装标识进行统一的限定,包括商标、厂名、联系方式、等级等都限定了在包装上的位置,便于辨识。
完善各流程台账,是本体系的基础,主要有茶园、加工、销售三段的台账记录。茶园方面主要是农事档案记录,包括农药和化肥购买使用记录、茶树栽培履历、其他农事活动记录、鲜叶采摘记录等。加工环节主要是从鲜叶加工成品到仓库过程的记录,主要有鲜叶到厂记录、茶叶加工过程记录、茶叶入库记录等。销售环节则是从加工厂仓库到商店再到消费者手里过程的记录,主要有茶叶出库单、茶叶质量跟综卡、茶叶销售记录单。出口的茶叶还需要出口茶叶原料异地供货证明。
质量跟踪卡是协会新推出的一项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系的精简化产物。卡上列出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信息,包括茶叶生产基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茶树品种、茶叶等级、检验员及合格情况等,让消费者清清楚楚买茶,明明白白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