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徽州茶品

爆米花 发表于 2012-6-2 11:12:15 | 显示全部
    徽人嗜茶,久闻其名,只是未曾亲身感受。最近,到安徽翕县,不仅攀山越岭,深入茶区茶市;而且坐堂品茗论道,观赏茶艺荼道,耳闻目睹,颇有感触。徽州地处皖南,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崇山峻岭,群峰叠嶂,特宜茶树生长。
    所到之处,可谓茶园无处不在,茶树无村不有,饮茶之风无处不见,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好茶源出于何地,众说纷纭。唐陆羽《茶经》有“八之出”语,其书中之茶地,多属越族区。而徽州恰属“古越之地”,且因其地“伏居深山”,号称“山越”。由此可见,徽州的“山越茶”,可能早于“巴蜀茶”,为国茶的发祥之地。《五代史》就有:“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两渐进大方茶,原产于浙皖交界之老竹岭,为徽之名茶也。”
    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之茶,源出祁门,其时,祁门尚未建县,祁门茶事,却是源出歙县祁门。
    那么,徽州茶叶早期市场地位如何呢?《敦煌变文集》有“阿你不闻道,浮粱歙州,万国来求”之句;唐《膳夫经手录》称:“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人皆尚之”;《宋史》载歙州等地产茶,分“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之类26等”,又说:“茶有两类,一曰片茶;一曰散茶”。所谓“片茶”,就是茶饼;散茶,即经蒸青烘干呈散状的茶叶。
    明代中叶之后,徽茶兴起。随着徽商崛起,徽茶畅销四方,盛名远播,时人奉饮茶为尚。“远迩争市,价倏涌”,又刺激了徽茶的生产。
    徽州茶叶,早期最为突出的品种,称之“松萝山茶”。各种古籍多有记载,明代《茶录》说:“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休宁县志》也说:“全国最早名茶之一琅源松萝,于明隆庆时,由僧人大方创制。”
    松萝山现处休宁县北,北靠黄山,南依白岳,山势形胜,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坡地,那里清泉水潺,峭壁山崖,风景秀丽,时有“松萝雪霁”之说,为休宁八景之一。明万历《休宁县志》这样说:“邑之北日松萝,以多松名之,茶未出也。近种茶株,山僧偶得制法,遂名松萝,名噪一时。”松萝茶问世后,声名鹊起,一时成为徽州绿茶的总称。《歙县志》这样说:“茶概日松萝,而徽产本轶为松萝上者,亦袭其名。”《徽州府志》、《黟县志》、明代《茶疏》等古书都有类似记载。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徽州松萝茶始于明代,质优名盛,当时就已经成为一方名茶。
    徽州茶好,不仅源于群山峡谷的雾露蒸腾,更在于它独特的种植制作条件:
    1 徽州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尤其是春暖寒退早,适宜茶树发芽。乡下有“捂春茶”之说,即“一夜之间”茶树爆出嫩芽。
    2 地势跌宕起伏,山高林密,茶园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峡谷丘陵地带,茶树几乎全年沉浸于云雾露气之中,土壤湿润,为透水性保水性极好之酸性红壤,透气极佳,适宜茶树生长。
    3 手工制茶技艺独特,从采摘、初制、炒茶、精制等均有严格工序。茶叶所生之馥郁芬芳,关键在于炒制技术。其次,筛分精细,复火烘焙,入袋盖笼等环节,步步紧扣,从而得到质量上佳的徽茶。

评论列表 ( 评论3 ) 显示全部 正序浏览

  • peqh7649

    2012-6-4 05:49:46
    我又回复了  
  • 读你

    2012-6-3 17:29:16
    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  
  • 春春

    2012-6-3 14:54:21
    我该不会是最后一个顶的吧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