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建水紫陶 千年沉浮

万得福 发表于 2011-10-8 20:30:58 | 显示全部
 经历了千年的岁月,起源于中原的陶艺,逐渐在建水沉淀了下来。作为非物资文化遗产,建水紫陶几番沉浮,“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如今依靠这些特质,建水紫陶奠定了自己的商业地位。如今,建水紫陶面临着传统还是商业化的难题。紫陶的主要传承人之一——陈绍康,为了在有生之年不留下遗憾,更为在传承与商业之间游刃有余,迫切想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窑火烧出来的村庄
  建水城往北,大约两公里处,有一条狭长的街道,许多小店铺分布于两侧,售卖着造型各异的陶器。载满泥土的货车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堵车似乎成了这里的宿命。这就是建水临安镇碗窑村——一座窑火烧出来的村庄。
  碗窑村旁的山脚下,是蜿蜒的泸江支流绣球河。河水潺潺,10多家家庭作坊,就在岸边专门烧制各种紫陶:装盐巴的小罐子、上釉的酸菜罐……在不远处一座不算高的山上,上百米的“龙窑”火光冲天。所谓“龙窑”,是窑炉的一种,多建在江南地区的坡地上,自下而上,如龙似蛇。每逢赶集日子,涌往此地的百姓,可以直接购买现成品,也可先下订单,让小作坊主批量生产,不断到来的,还有批发紫陶的外地客商。
  在碗窑村有一个传说:赵匡胤的妹妹是“金火娘娘”,每次开窑前都要祭拜她,杀鸡、奉上猪头肉,这是保证陶器不坏的一种仪式。祭拜仪式结束后,才开始生窑火,夜晚时分,半个村庄都掩映在一片火光中。
  整个村子显得朴实无华,一如普通的村落,只是窑火的红光一直是村民生活的记号。已是古稀之年的陈绍康,便是碗窑村的见证者。从陈绍康的祖父辈起,陈家就是这些家庭作坊中的一员,他本人也出生在这些瓶瓶罐罐之中。
  “陶”出生计
  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挥师南下,渡过金沙江征服云南时,中原文化开始进入建水。明洪武年间,大量中原移民涌入,再次将中原文化带到了这个边陲小城。发源于中原的陶艺,也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碗窑村是何时开始出现陶器制作的,制陶三代以上的陈绍康也无法考证。根据许多老人口头的传说,至少已历上千年。
  陈绍康还记得,儿时的父亲白天忙着照顾生意,夜晚在油灯下,默默地低头制陶的场景。陈绍康从小就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十岁不到就跟随大人“玩泥巴”,逐步掌握了不同陶罐的制作要领。一天,他自己摸索着做出一个装佐料的小罐子,结果做得“歪瓜裂枣”,竟有顾客从一堆陶罐中将其挑走,并把一个鸡蛋递到了他的手中。根据当时的价格,一个土罐5分钱,也可以用一个鸡蛋交换。“竟然能赚钱!”陈绍康第一次体会到,制陶,能让人温饱。
  “我机遇比较好,又勤奋学习。”陈绍康说,1954年,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成立,他作为一名技术工人,进入了陶厂工作。谈及此,陈绍康眉飞色舞,当时一名技术工人每个月24元工资,技师是39块,每个月还有大米补贴。陶艺的确解决了他的生计问题。
  在那个物资依靠计划供应的时代,陶厂主要还是以生产气锅等生活用品为主,但工艺上已经与传统家庭作坊相去甚远。以前在初坯上上一半釉的初陶,陶厂规模生产后,不仅在选料上工序增加,坯料精细,还在外观上进行一些书画形式的简单装饰,同时,也在向外引进或学习新技术。“买一个气锅,要厂长签字才行。许多人排长队还买不到呢!”

评论列表 ( 评论6 ) 显示全部 正序浏览

  • whd197666

    2011-11-10 19:50:07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 御风

    2011-11-9 15:46:52
    我等你哟!  
  • ting200y

    2011-11-9 02:38:39
    牛牛牛牛  
  • 小羽-Accord

    2011-10-30 12:27:32
    好帖,有才  
  • afeizhaott

    2011-10-29 01:47:08
    又看了一次  
  • XsjwKchO

    2011-10-23 21:20:02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