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千年茶史的精彩传奇——安溪铁观音的成名之路

茶叶香 发表于 2015-3-27 15:22:45 | 显示全部
世界上的茶有千百种,安溪铁观音何以脱颖而出、名闻天下?奥秘就在于其不仅拥有优异的品质,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本溯源,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

千年积淀孕育神奇植物

追本溯源,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

1961年,剑斗镇水头拔山发现许多野生茶树,经考证迄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蓝田、西坪等地陆续发现的野生茶树,充分表明安溪茶树资源丰富。






五代时期,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城厢镇阆苑岩就是其中之一。开先县令詹敦仁更是留下“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品茗佳句。

到了宋朝初年,安溪焙茶工艺已普及民间。宋代,除清水、圣泉等名岩产名茶外,安溪民间制茶也很普遍。安溪文庙茶席戟门砖雕,可见当时安溪饮茶之讲究。

元代,伴随泉州刺桐港的鼎盛,安溪茶叶出口量大增。

明代,安溪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艺步入鼎盛发展时期。明成化年间,西坪茶农发明了乌龙茶制作技术,从此,中国以六大茶类之丰富多彩,雄踞世界产茶国之首。明崇祯九年,西坪人发明茶树整株压条育苗法,后改进成为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法,为世界上最先进、运用最广泛的茶树繁殖技术。






清乾隆年间,乌龙茶中的精品——安溪铁观音横空出世,从此开启安溪茶产业的辉煌时代。此后一直到民国,西坪、大坪、虎邱罗岩等地大批茶商,将茶叶生意做到东南亚各国。茶业,成安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茶叶外销中断,安溪茶产业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恢复发展茶叶生产,大力推广茶叶生产新技术,安溪茶产业逐渐恢复元气。但生产及销售,仍受制于中国计划经济的严格控制,民间茶叶买卖曾被视为“投机倒把“而被取缔。

聪明智慧缔造“产茶第一县”

时代的巨轮行进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安溪铁观音创造无数传奇。






1984年,一个广东茶商以2400元买走祥华茶农陈双算的2斤安溪铁观音。从此,千千万万的新一代安溪人,开始像陈双算一样,用一棵棵铁观音茶树绘制自己的人生蓝图。

县委、县政府将茶业作为民生产业,制定“茶业富民”战略措施。历代安溪人传承制茶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出外安溪人千里行商、万里宣传安溪茶文化,茶企创新营销、开疆拓土让茶店遍布世界各地。

安溪铁观音以其独特的“兰花香”、“观音韵”,倾倒无数中外客商,成就“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安溪位列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跳出安溪铁观音做大中国茶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更高的理念站位,号召全县做大做强安溪茶业。






全县数十万名技术型茶农,在60万亩生态茶园上精致耕作,千家品牌万家茶企安溪铁观音加盟店一呼百应,48个茶叶协会分会4000多名会员,及遍布全国各地的10多万安溪铁观音营销大军,让安溪铁观音“一叶”兴“百业”,华丽转身,蜕变为强大的民生支柱产业,加速安溪由“中国产茶第一大县”,向“中国茶业第一强县”迈进。

2013年,全县茶叶产量6.8万吨,继续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涉茶总产值达到115亿元;涉茶项目总投资概算近200亿元,涵盖茶工业、茶旅游、茶会展、茶配套等多个领域;2014年度安溪荣获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和再获“全国重点产茶县”荣誉称号并名列首位。至此,安溪县已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