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玩转甬城 宁波乡村之旅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11-7 15:57:38 | 显示全部
宁波,简称甬,是中国浙江省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利的较大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宁波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则列全国第四大港口。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在中央及浙江省的文件中,宁波市分别被定义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

滕头村



滕头村是江南的小村,现有村民323户,810人。自上世纪60年代初,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滕头人发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滕头建设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相继荣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全国首批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委会、中国十大名村、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等6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江泽民、朱镕基、曾庆红、尉健行、吴官正、李长春、习近平、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贝宁总统托马?搏尼?亚伊等曾亲临视察和访问,对滕头村科学发展理念及营造和谐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199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时赞誉滕头村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庄”。

奉化溪口



浙江奉化所辖建制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溪口镇为蒋介石的出生地及蒋氏父子的故里,民国时期一度成为国民党指挥中心。现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溪口风景名胜区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宁波市西南二十公里,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景区总观赏面积一百四十平方公里,主要景点蒋氏故居丰镐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明山镇



四明山镇地理位置四明山镇是浙江省余姚市辖镇。位于余姚市最南端,与鄞州、奉化、嵊州、上虞四县市相邻,因地处四明山脉之巅而得名,是一个物产富饶、风景秀丽的高山集镇。人口9928人,下辖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四明路105号。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37亩,山林118678亩。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01亿元。四明山镇地域广阔,气候独特,农林特产非常丰富,旅游资源丰富。  

四明山平均海拔700米,长年平均气温13℃,夏季绝对最高气温在32℃,冬季绝对气温在-15℃,享有“夏天是凉风习习的莫干山,冬天是白雪皑皑的长白山”之美誉。特有的高山气候,使这里夏可避暑,冬可狩猎。美丽的风光,淳朴的民情,曾经留下了李白、孟郊、皮日休、陆龟蒙等诗人的纵情吟唱,为灿烂的唐朝诗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还成为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先生著书立说的理想之所。境内有仰天湖、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白龙潭、鹁鸪岩等众多充满神奇色彩的美景胜地,与相距十余公里的溪口雪窦山风景区遥相呼应。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省道浒溪线穿镇而过。2007年四明山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逐步显现高山风情小镇独特魅力。  

四明山镇具有独特的高山气候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该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对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视,开展特色性差异化竞争,生态旅游发展呈现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的前景。2002年积极支持宁波林场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打响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品牌,2003年5月份引进台商宁波敏孚企业,签订了狮子湖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合作协议; 2006、2007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四明山樱花红枫浪漫欢乐节。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确定了梨洲、北溪、大山仰天湖三大发展区块,大山村主攻方向为“避暑度假型”,其代表是仰天湖农家乐。梨洲村定位为观光旅游型,开发了红叶山庄。北溪村独具“水浒”文化底蕴,定位为特色乡村旅游型。至2007年,全镇农家乐经营户总数达到38家,床位484张,餐位1828个。2007年“五一黄金周”正式启动“北溪漂流景区”,被评为“宁波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区”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镇实现上山游客总数达54.72万余人,旅游收入1560万元,同比增长70.6%。   

四明山地处华东前沿,曾有中国第二庐山之称。这里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加之周边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可谓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山”,被誉为天然的“氧吧”。境内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长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夏季绝对最高气温在32℃左右,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15℃左右,享有“夏天是凉风习习的莫干山、冬天是白雪皑皑的长白山”之称,是避暑、狞猎的天然场所。  

人文自然景观优势明显。四明山正处在古代著名的旅游线——“唐诗之路”的中心(即从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唐代大诗人李白、刘长卿、皮日休等曾为此地的山景美色纵情吟唱;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曾在镇驻地附近镇东桥著书立说,其自号“梨洲山人”。同时在仰天湖还留下了明朝国师刘伯温神奇的传说,“四窗岩”更是蒋介石应梦发迹之处。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四明山镇位于余姚市最南端,与鄞、奉、嵊、虞四县市相邻,省道浒溪线横穿全镇,且油路北通梁弄,东接溪口,尤其是与国家级风景区相毗邻,旅游发展可直接接受溪口的辐射。此地背靠宁波,有余姚、上虞、慈溪、鄞县、奉化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全国百强县市环绕,人们生活殷富,发展假日经济条件做优越。   

这里物产富饶,高山云雾、板栗、猕猴桃、杏桃、羊尾笋、茶多酚、活性炭保健床垫等农林特产具有相当规模,更兼有丰富的野菜和山珍野味可以开发,对游客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南岚村



南岚村位于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丹山赤水旅游区的进口处。在33省道69至70K路旁,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属高山平原,以黄坭土为主、有香灰土、沙质土,适宜种植茶树、花卉。  

农业以水稻、茶叶为主,而茶叶是主产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户以种、管、制、销一条龙自产自销经营方式。种茶历史较早,早在30年代已有茶农进行以茶兑米、兑盐等的交易活动,至1957年,开始兴建初制茶厂,当年,蜻蜓岗创办的茶园受到了中央妇联颁发的(七组妹茶园)扁额,后中央出口处处长亲自到蜻蜓岗考察验收。2005年底,村拥有集体茶厂3家,个体茶厂10家,引入精制茶厂1家,茶叶年产值达300多万元,人均2500元左右,花卉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收入达70万元左右。村级电站3座500千瓦,入股电站2座80千瓦。矿泉水厂1家,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丹山赤绿色土特产市场。

柿林古村



柿林古村,位于余姚市大岚镇的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距余姚市区45公里。丹山赤水风景区为余姚市第一个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如果你想感受四明山秀丽的山水风光,就来柿林吧;如果你想探寻余姚作为“文献名邦”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来柿林吧。  

柿林村在四明山腹地,从余姚沿浒溪线进山,驱车1个半小时,当你看到一条长方形石柱上叠着另一块方形巨石时,柿林村就到了。柿林村有三句世代相传的话:一个姓、一口井、一条心。全村283户人家,777名村民全部姓沈。据资料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封于沈,是为沈氏始祖,第45世祖于元末明初迁居于此,为柿林沈氏始祖,相传为沈括的传人。村西南角的沈氏宗祠里就挂着“文肃世家”的匾额。  村里有一口井。据村里老人讲,柿林的始祖太公有一年冬天来这里砍柴,他把带来的饭包挂在一棵树干上,到了中午饭包还是温的。第二天他在树旁挖出一口井,井水直冒热气,他认为这地方风水好,就搭了几间茅草屋住了下来,世代繁衍至今。600多年来,这口井从未干涸过,全村人的饮用水全靠它供给,尽管现在村里已装上了自来水,但乡亲们还是喜欢挑井水饮用。  


从村口东北角往下,走过417级石阶,就到了丹山赤水景区。这里传说是古代仙人杀羊的地方,岩壁都被羊血染红了,所以称为“丹山”;在峭壁下流淌着一条溪水,丹崖倒映在溪水中,溪水也呈红色,故名“赤水”。赤水溪上有一座桥,名“赤水桥”,乃通往樟村、鄞江、宁波的必经之处,历史上修建过多次,现存的桥是1859年柿林村人沈云章募款所建。村中房屋多为石墙木房子,因村中平地有限,屋与屋距离很近,因此村中道路非常狭窄,随便一伸手便可碰着两边的石墙。村前村后,屋边墙角,种满了柿树、白果树、枣树、香榧树等,真可谓“西风果熟一村香”。可能是有沈括这个赫赫有名的古代科学家祖先在前吧,柿林村人不同于别的山里人,崇尚读书。村里成年人中没有一个文盲,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全村人都感到脸上有光。过去村里就出过不少科举官吏和文人学士,所以柿林在过去也称“士林”。恢复高考后村里考上大专以上学校的就有六七十人。 现在村里因种了漫山遍野的柿子而称为“柿林”。如果你在秋天的傍晚到柿林,就可以欣赏到“柿林秋色”的美景:红红的夕阳,红红的霞光,红红的霜叶,红红的柿子,一片红红的世界。  

古老的柿林村现在已是旅游者向往的热土。作为余姚市第一个风景名胜区,柿林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一些村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纷纷开起了饭店、旅馆、小卖部,沉寂了600多年的柿林村现在热闹起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