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人納涼“板眼”多:喝紅白茶,睡街頭,玩踩漂木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7-26 14:58:22
|
显示全部
在沒有空調、電風扇的歲月裡,納涼是老成都必會上演的街景。時光雖然不斷褪色,但用歲月浸潤過的老成都人納涼,卻如同用陳釀 保存的奇珍,不僅栩栩如生,更別有一番風味。
成都四周環山,不透風,夏天既熱且濕,於是納涼成為老成都人每到夏日必會上演的節目。民俗學家劉孝昌說:夏日納涼最能展現老成都的人情美、風俗美。
風之趣:
市民將臥室“搬”到街沿
老成都人納涼完全不受地形拘束,暮色西沉,搬兩把長凳,竹席一卷,家家戶戶門前的小巷街沿就成為了納涼的寶地。打著光胴胴的人們將竹席往地上一鋪,大人打著扇子,閑話家常,小孩就在如水月色中,長輩們扇子的涼風下酣然一夢。月亮漸漸移到中天,涼風習習,一天的暑熱也被夜晚的涼風逐漸吹散。人們也逐漸有了困意,將兩條長凳往兩頭一放,涼板一架,身枕涼板,以天為被,一覺到天亮。劉孝昌說,講究的老成都人喜歡用竹涼板,且多是楠竹,傳熱快,乃是夏天專用。一般的人家用門板代替也無傷大雅。
除了涼板,竹席,扇子,夏日納涼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法寶---蚊煙。老成都的紙火鋪從冬天就開始為准備蚊煙而奔忙了。將土白紙裁成3尺長,2指寬的紙條,卷成紙筒,裡面填上陳艾、桔子殼、青蒿、野菊花等避蚊材料。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材料——黃鱔骨粉末。劉孝昌說,這是因為黃鱔骨有血腥氣,可以誘使蚊子前來。每到黃昏時分,就有小商販挑著擔子,上面一卷卷蚊煙,一卷不過一兩分錢,放在涼板下,能燃四五個小時,包你一夜安穩。
食之趣:
家家戶戶都喝紅白茶
劉孝昌還講道,講究美食的老成都人,自然免不了用各式各樣的解暑飲品清涼一下酷熱的盛夏。最常見的即為紅白茶,也是現在常說的老鷹茶。紅白茶顧名思義,是紅茶與白茶混合而成,是最低檔大眾化的飲料,兩三分錢就能買一大包,多是干雜鋪中的飲品。伙計干活滿身大汗,端來一大海碗,咕咚一口一大碗。紅白茶不僅拿來飲用,盛夏的中午或晚上,出苦力的人們往往還用茶水泡飯,可以說是這些苦命人夏天裡難得的一絲清涼。在老成都,每到盛夏,就有樂善好施的好心人免費給過路行人飲用。在自家門口,用干淨的小木桶裝滿煮開的茶水,再備幾隻土碗,過路推車抬轎的力夫人人都可來飲一碗,年復一年。
稍微講究點的人家就不飲用這紅白茶了,而是另一種清涼解暑的聖品——銀花露。現在銀花露在成都幾乎已經絕跡,但在老成都,每到夏天,家家中藥鋪都備著有。櫃台前放著大爐子,上面一口錫制的蒸餾鍋,裡面蒸餾著金銀花水,從早到晚。有客人來時,伙計就用杯子接一些蒸餾管下流出的金銀花水凝露,再沖沸水,加蜂蜜,不僅退熱解暑,更是清涼甘甜,廣受老成都人的喜愛。
水之趣:
踩著漂木,戲水扎猛子
成都多水,每到夏天,河邊就成了老成都人貪涼取樂的好去處。最熱心的自然是頑童們,雖然有家長老師的諄諄告誡,但總是心痒難耐,放學后怎麼也免不了去小河裡瘋玩一陣。傳說南台寺小學,有位校長姓譚,每天放學后就去河邊背著雙手,走一圈。看見本校的學生又不聽勸告,下河洗澡,也是不說話,只是帶著微笑,點點頭,隨即就抱走頑童們留在岸邊的衣服。“衣服衣服,被校長拿走了。”水中的頑童們大呼小叫,譚校長轉身就走,只是不理。
劉孝昌透露,當時,頗有點鬼心思的學生,為避免家長發現,會將弄濕的衣服攤在石頭上晒干再回家。不過家長們也自有應對的辦法。用指甲在小孩小腿上輕輕一刮,有泥垢,則無事。若是清潔隻有一絲淺白的刮痕,則說明今天已經下河洗過澡,頑童們又免不了一頓“筍子燒肉”。雖然如此,明天頑童們又照去不誤。
身手好的青年人則有他們獨有的玩法,那時,岷江上游經常有人放木筏或是原木。一根根楠木,柏木順水而下。岸邊有人手持長杆,上有長釘,鉤住順水而下的原木,拉到岸邊。而總有好事者,跳下水去,仗著水性不錯,像沖浪一樣,站在隨水起伏的原木上,甚至能在波濤洶涌中,在直徑不過二三尺的原木上走個來回,打水,嬉戲,岸上掌聲雷動。總之,消夏的“板眼”多得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