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一杯一壶传东亚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2-13 16:19:27 | 显示全部

宋元时期已有陶瓷外贸工厂

古人说“器为茶之父”。宋元时期,随着泉州对外贸易的繁荣,以及茶叶外销的兴盛,陶瓷业发展迅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沿海到山区,窑烟四起,遍布城乡。

冯先铭在《中国陶瓷考古概论》中指出:福建等地发现的古窑址,以宋元时期较多。福建的晋江、德化等县市,发现了大量宋元古窑。“这些瓷窑烧制的瓷器,在国内流传极少,而在东亚、东南亚不少国家都屡有发现,表明了这些瓷窑是专为适应瓷器外销而创设的。”也就是说,在当时,本地已有主要承接“外贸”订单的陶瓷“工厂”存在。

1976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船舱内出土的瓷器有1.5万多件,其中有一些黑褐色釉敞口小碗,经考古工作者鉴定,是德化窑的产品。这是一艘经朝鲜至日本的贸易船,可见当时中国瓷器外销日本的很多。

据悉,在唐代,德化陶瓷产品主要供本地及邻县村民作日常生活用具。北宋,泉州设市舶司,德化陶瓷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开始销往越南等东南亚临近地区。南宋,德化瓷器由荷兰人贩运至欧洲。明代,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数次在泉州起锚,德化瓷器是船队装载的主要货物之一。

再现辉煌 进军国际高端市场

时至今日,铁观音和陶瓷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对它们而言,未来的发展思路明晰,且并不遥远,那就是,持之以恒进军国际高端市场,再现繁荣的海外贸易景象。

在巴黎开设铁观音营销中心

包括安溪在内的闽南地区,其方言称茶为“TAY”,最早输入福建茶的荷兰人便根据闽南人的发音,将茶译成拉丁语系的“THEE”,其他欧洲国家均仿效:英语称茶为“TEA”,法语为“THE”,德语为“THEA”,丹麦、瑞典为“TE”,都是“TAY”的转音。

如果说,发音上的被模仿是本土茶叶对于西方世界第一次借助贸易关系进行的“文化元素输出”,那么,众多茶企组成集团军出海,开拓国际市场,则被视为铁观音茶文化借助繁荣的茶叶贸易,对世界的又一次“文化输出”。

2012年3月,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旗下的5家品牌茶企——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坪山、三和,组成“第一集团军”,在法国巴黎开设安溪铁观音欧洲市场营销中心。营销中心邻近巴黎圣母院,店名为“福德茶”,是法语“迷恋茶”的音译。

值得一提的是,该营销中心统一以“安溪铁观音”大品牌命名,以法国为据点,强势进军欧洲市场。

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王文礼表示,数个世纪前,中国红茶进入欧洲,此后演绎出“英式下午茶”,成为欧洲贵族生活的象征;现在,安溪铁观音进入欧洲,目的是要将中国乌龙茶带到欧洲,并给他们带去全新的中国乌龙茶文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接受安溪铁观音茶,以“福德茶”的上等铁观音茶为例,目前已卖到每500克七八百欧元,且销售情况非常好。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品牌创新早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巡回展示。”安溪茶叶总公司负责人陈加勇说,市场前端的创牌尝试加上后端的产品质量保证,确保乌龙茶品牌附加值获得国际市场的肯定。

同时,安溪铁观音的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从散装茶向高档茶、包装茶、品牌茶转变,出口国从亚洲向欧洲、非洲等地拓展,龙头企业所生产的明星产品也正走向诸多国家的高端人群,铁观音乌龙茶正在国际市场逐步争取定价权。

艺术化日用陶瓷热销世界各地

而在陶瓷领域,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县坚持“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思路,目前1400多家陶瓷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也涌现了一批陶瓷名企,很多企业将分公司设到美、德、英等国。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迄今已有70多家出口陶瓷企业获“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的双认证资格。

德化陶瓷出口形成了艺术性非常高的杯、盘、碗、罐、碟、瓶等多品种热销世界各地的格局,出口美国、日本、欧盟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发达国家的数量和比重增加,出口前10位的国家中有9个是发达国家,出口发达国家的货值占出口总值的70%。

随侨南下 畅销南洋各国

自明朝末期开始,闽南人大批移民到南洋地区,亦即今日之东南亚地区。而跟随这些先民迁徙的脚步,安溪茶与德化瓷也跟着他们开始进入东南亚。茶叶或自己饮用,或馈赠亲友,而瓷器起先就是用于泡茶、盛水与食物等日常生活功能。

铁观音成南洋茶行镇店宝

随着在东南亚定居的闽南人日益增多,茶叶这种日常消暑解渴的饮料在东南亚也逐步流行。因为当地气候炎热,所以旅居东南亚的华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在这种大背景下,就有部分闽南茶商开始在南洋一带经营乌龙茶生意。

清末民初,安溪人在东南亚开办茶行,他们不仅积极经营安溪的乌龙茶铁观音,而且大力倡导铁观音茶文化,使品安溪乌龙茶的人在华侨中不断扩大,铁观音逐渐成为“侨销茶”。

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尧阳人王冬就到越南开设“冬记”茶行,并在越南12个省开设分店,配制“冬记”大红铁观音,驰名中南半岛。咸丰年间,安溪虎邱罗岩村人林宏德配造“金泰”铁观音,由其子林诗国和林书国委托新加坡的“荣泰号”茶行代理经销。光绪年间,西坪尧阳人王量、王称兄弟在印尼雅加达开设“珍春”茶行经销铁观音。

1921年,大坪人张彩云兄弟在安溪创办张源美茶行,以“白毛猴”为商标,加工安溪茶并运销到缅甸仰光。10年后,该商标在缅甸获准注册,成为缅甸人熟知的品牌。

20世纪30年代,安溪人在东南亚开设的茶号有一百余家,其中著名的有新加坡的“林金泰”、“源崇美”、“高铭发”、“林和泰”,马来西亚的“三阳”茶行、“梅记”茶行、“兴记”茶行,印度尼西亚的“王梅记”茶行等。1928年9月,新加坡茶商公会成立,安溪虎邱镇罗岩村人林庆年长期担任会长。“义和发”茶行的白锡碧长期担任暹罗国(今泰国)茶商公会理事长。安溪铁观音被海外茶人们视为奇货,往往用作“镇店之宝”。

这一时期,安溪茶叶每年销往新加坡800余吨、马来西亚200余吨、暹罗国160余吨、菲律宾100余吨。安溪山重水复,旧时多以牛车运茶。为防尘防潮,通常在牛车上覆以白布。每逢产茶季节,山岭古道间牛车吱嘎,连成一条条蜿蜒白线,场面蔚然壮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