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走进广州——茶楼

82587.com 发表于 2017-3-17 11:24:57 | 显示全部
走进广州——茶楼
所谓食在广州,广州可以堪称为美食天堂啊,皆因广州人对食尤为讲究。广州人更是尤其爱叹早茶。每当见面打招呼,往往喜欢以一句喂,得闲饮茶啊!作为问候,足以见老广们对饮早茶的偏爱。但是,对于茶楼的发展历程你又知不知道呢?今天就带你追本溯源,探究一下广州茶楼的来源与发展。
话说,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州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所谓二厘馆,是指当时在肉菜市场开始的简陋的茶馆,方便劳苦大众休息交流的地方,茶价只收二厘,固有其名。
二厘馆
传统的二厘馆最显著的特色有两个,其一是依赖与之相应的环境,像街市、鱼栏、果栏、码头等,主要是方便劳苦大众。食物多选一些能顶肚的,二厘馆发展到后期,茶点多是些大松糕、盅头饭,就是糯米鸡也是半斤饭一只,一切以能裹腹为前提。
二厘馆多在街边巷口开档,上用树皮做顶,中用竹木搭建,下摆几张木台木凳,旁边生个炉子,炉上放一煲白粥、一锅油老板兼伙计就站着搓捏面粉,或将面切成面条,下到油锅做成油炸鬼",同时,还卖些芋头糕、松糕、钵仔糕之类。
茶价二厘。由于一盅两件对填饱肚子干粗话的劳苦大众来说颇是实惠,自然二厘馆就成为肩挑负贩者歇脚的地方,也是街坊群众聊天叙话的好去处。此时的二厘馆正是早茶馆的雏形。
后来出现了茶居,茶居自然比二厘馆高级些,饮茶也讲究起来,当时只有一盅,还没两件一盅就是指用石湾粗制的绿釉壶泡茶,每人一盅炳茶。
茶客多是做建筑和做苦力搬运的劳苦大众,他们劳累一天,倦缩了一夜,次日清早,借此茶居寻求片刻的喘息,会会工友,了解一下市道行情,发发牢骚。
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茶居大门一开,工友们蜂拥而人,一两千个座位,十来分钟便座无虚席。茶友们像约好似的,天天就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只要谁一缺席,就互相打探,看看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情。
到了晚清,广州市场更加繁荣,一些堂皇体面的茶楼在广州兴起。清朝光绪年间,在当时商业中心十三行,办起了广州第一间像样的茶楼三元楼
楼高四层,当时称为高楼,装饰得金碧辉煌,高雅名贵。从此以后,人们才把饮茶的地方叫茶楼,把品茗称之为上茶楼。与此同时,一些茶居逐渐扩大经营,发展成茶楼,虽然名字仍带,如陶陶居、陆羽居、怡香居等,但门面装修大都豪华富丽,经营推陈出新。
当然,上茶楼不仅是喝点茶那么简单,叹茶的内容,包括了吃点心。当时广州人饮茶多是一盅两件。所谓一盅,就是一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些粗枝大叶的茶,茶叶苦涩而没有香气,但可提神和冲洗肠胃。
茶客中流行着清早一杯茶,不用请医家,也能通坑渠,也就是所谓可以清肠胃,可以保健养生。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么香口,但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劳动人民颇觉实惠。
后来,茶楼为了迎合达官贵人的要求,开始选用靓茶,并用山泉水泡茶;两件的质量也精细起来,或马蹄糕或烧卖,或糯米鸡或叉烧包等等。慢慢逐步形成广州茶馆的特色。
当时清早起来饮茶的,有豪商巨富、达官贵人,他们借饮茶乘机打探行情,建立关系。那时没有电视和收音机,信息的交流、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大多在茶居,在饮茶间进行。
也有三教九流,借着茶居做些偷讹拐骗、相妄选美的事;有前来茶居消磨时光的。可见,当时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广州老字号茶楼在历史的浮沉变迁中至今还有几间呢?
陶陶居
陶陶居具有百年历史,为广州市最早期的豪华食府,多有文人骚客趋慕,招牌题字出自清代名人南海康有为之手。
陶陶居在100多年前原是一位大户人家的书院,到了清光绪年间,这间书院已换上"葡萄居"茶楼招牌,专营苏州风味的酒菜,兼营茶面。
后来葡萄居易手由一位姓陈的老板经营,陈老板改茶楼字号为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
资料显示,陶陶居始于1880年(光绪六年),陶陶居三个字由维新名仕康有为亲题,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
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20056月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同时,陶陶居品牌还获得了广东省著名商标、广州市著名商标、广东老字号、广州老字号等荣誉。
莲香楼
莲香楼是一所过百年历史,有着莲蓉第一家的美誉的老茶楼,广州店现址位於广州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与陶陶居均是广州仅余的两间过百年历史的老茶楼。从这些老茶楼的兴起,广东独特的饮茶文化渐渐成型。
莲香楼以莲蓉食品出色以成名,莲蓉包只在早市、午市供应,但其莲子的香味扑鼻、莲蓉入口幼滑,而且莲香楼一直选用湖南的湘莲作馅,湘莲呈啡红色,使制成的莲蓉包的馅也是啡红色,让食客大为欣赏。
还有一些以莲蓉作主题的特色小菜如双莲藕饼等。莲香月饼更是广州月饼其中一个驰名品牌。
泮溪酒家
泮溪酒家,创办于1947年,酒家与荔湾湖公园隔水相依,庭园均以楼台殿阁,酒舫廊座的格式,掩映于百年古榕、丝丝垂柳之间,环境很好。
作为中华老字号招牌是绿茵白兔饺、用瘦肉鲜虾等作馅料,火腿肉点作眼睛,再用芫荽垫底摆盘,活像一群小白兔在草地嬉戏。
味道也可以,虾够大粒。听说那里的奶油接花蛋糕、泮溪茭笋皇、虾饺、白兔饺、凤爪挺不错的哦。
北园酒家
广州百年老字号粤菜餐厅,始于1928年富有中国庭园特色的园林酒家,园内树浓花茂,亭台水榭,非常古色古香,环境清静幽雅,大饱口福之余,还可一览园林胜景。
客人都特别推荐叉烧酥、榴莲酥,酥到全身都软了。凤爪一舔脱骨,有史以来吃到最嫩没有之一。
枸杞叶鱼茸粥,能吃出清甜的鱼味,和枸杞叶搭配,味道融洽,十分推荐。
广州酒家
广州酒家始建于1939年广州酒家是中国广州市的一间酒家,其总店位于文昌南路与上下九步行街交汇处。
广州酒家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誉。文昌总店位于老西关,店内鸟语花香,环境相当优雅。在这里喝茶品美食,最能体会到广州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出品继承一贯的高质量,食在广州第一家名副其实,难怪老广州们每周雷打不动地来这里叹茶。
陶陶居、莲香楼等这些茶楼如今都是我们生活中响当当的茶楼了,但是那些曾经辉煌而如今消失的茶楼,你还记得吗?
祥珍楼
百年老字号茶楼——“祥珍楼,原位于中山七路36号,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该茶楼开设茶市、饭店,经营礼饼、月饼,又摆设象棋局吸引棋迷。1958年转为国营,文 革期间曾改名东方茶楼
上世纪70年代恢复原店名,恢复传统月饼生产,创新推出祥云珍品月如意吉祥月,均在1983年被评为广州市名菜美点。后因中山七路的扩宽而被拆。
三如大酒楼
位于南华中路425号的三如大酒楼,原名三如酒家、三如茶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广州曾拥有很多上百年历史的餐饮老字号,惠如楼、成珠楼、祥珍楼、三如楼,九如楼、多如楼、太如楼……其中,与谐音的九家酒楼,被广州人称为九条鱼
民国初期,三如茶楼雄踞广州河南堑口,稳珠江南岸茶楼业牛耳。广州解放时只剩下5条。它们是中山五路的惠如、南华中路的三如、光复路的太如、三角市的东如和北京路上的南如。
这些年,几条或因转制改名,或因地铁建设被拆。200012月,三如大酒楼关闭,最后一条(如)死啦!
大同酒家
大同酒家位于广州繁华地段长堤,其前身为1938年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的广州园酒家1942年因亏损而易主,由穗、港两地的饮食巨子冯剑生、李铭等人收购,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招牌。
9712月,大同酒家经全国饮食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20013月,大同酒家被广州市政府授予第一批《广州老字号》牌匾。但是,在2016121日,78岁高龄的大同酒家和我们说再见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