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 发表于 2016-1-18 15:57:23

记贵州雷山县云雾茶业专业合作社茶农吴文潭

 “比起种折耳根、果树,种茶叶的路最长,也最能持续下去。”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种了二十多年茶叶的茶农吴文潭一边炒制手工雪芽一边说道。
  吴文潭介绍,在上个世纪,这里的茶叶还不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每年茶地里的茶青经过简单炒制至发白后制成土茶。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悬挂在屋里房梁上,家里来客人,会取出冲成茶水待客。抑或是家里有人闹肚子或嗓子不舒服都会取下抓出泡水喝。“那时候不像现在流行喝春茶,一到采茶季,将新叶做成‘土茶’,一年喝到尾。‘土茶’越沉越香,也真是奇怪。”吴文潭笑着说到。随着制作工艺的提升与市场渠道的打开,市场上主流的产茶工业取代了当地的土茶,“现在很少能喝到以前的土茶了。陈茶,也没有了过去的味道。”茶叶经过简单的炒制,最后任其自由发酵,想必就是吴文潭嘴里念叨的这罐土茶的独特味道。
  “我从小就是吃茶、种茶长大的。在爷爷那辈有12亩茶地,到我父亲的时候增长到30亩,我现在已经扩大到了100亩。”吴文潭说。
  而现在,吴文潭的茶叶加工厂也是雷山县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其中之一。吴文潭告诉记者,他家的茶园全部出在雷公山上。这里的茶,生长缓慢,茶树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熟抽芽,内含物质资源更加丰富,茶叶肥厚,造成苦涩味的茶碱含量相对比低山茶少。
  “这二十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也尝试过种植其他农作物,比如折耳根、果树等,可这些东西的市场不稳定,稍不注意就赔个精光。茶叶作为一种饮品接受度与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市场平稳,大众化。同样是种植,种茶这条路最有可持续性。”
  “刚开始做茶是去雷山县的茶叶供销社进行手工制茶培训,回家后,开始用学来的技术炒制自己的茶叶并进行加工出售。做出来的茶由当地的供销社进行统一收购。”吴文潭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工厂正在申报注册公司,准备打造属于自己茶叶的品牌。在云雾茶专业合作社的这个大舰艇上,吴文潭家的茶叶加工厂也正在挂帆航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被当地苗族人视为“母亲山”的雷公山涵养了这方好山水,这里的人们也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一步步地走上致富道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贵州雷山县云雾茶业专业合作社茶农吴文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