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起源武夷山的原由及传播
已故的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及当地茶农认为;武夷山处于丘陵地带,山高峰险,漳壑横纵,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耸立横亘,茶山分布点缀其中,山路曲折陡峭,行走艰难,且离茶厂较远。采茶时要翻山越岭,茶青在茶篮和挑篮中,暴于日光之下,便产生了“倒青”(即萎凋)现象;人行走时,茶青在茶篓和挑篮中摇动,便产生“摇青”现象。这样青叶脱掉部分水份,有的还出现红边,这种茶青是无法做成绿茶的,但炒揉焙后却兼有绿红之色,比之绿茶香更浓长,味更醇厚,受到饮都欢迎。由此武夷山人便有意识的进行倒青、晾青、做青、炒、揉、焙等工序,乌龙茶制作工艺便慢慢地完善起来,到王草堂1717年所记时已臻完备。“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陈椽主编《中国名茶研究选集》)
武夷岩茶即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形成后,所制出的茶叶兼有清香、甘醇,因而得到世人的认同和好评。清才子袁枚、江苏总督梁章钜都品而赞之。与此同时,在漳泉、潮汕更是兴盛品饮之风。特别是“一日不可无茶”的乾隆皇帝弘历在其《冬夜烹茶》诗中写到“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骾”之句。这位善品茗的皇帝品出了武夷岩茶的“岩骨”,并赋于诗,令人敬佩。清《龙溪县志》载:当时告老还乡的太子太保蔡新把“食武夷、看金鱼”的作为高雅享受,一些文人雅士“近则远购武夷,以五月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琯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有的还“薪必以橄榄之核”,几乎到了玄乎其玄之地步。这样的侈奢之风作为一种时尚。此等风尚很快传到广州、潮汕、香港及东南亚各国。据“台湾太史公”横载,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同胞,对武夷岩茶极为推崇,不但于清嘉庆年间就由柯朝带去武夷茶种栽种而传播繁衍,并制作成乌龙之品;而且还极为赏识武夷正品,文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三州人,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以待客”。时武夷岩茶的销售主要在闽南、广东,随后则销往东南各国,饮者多为华侨,故其又“侨销茶”之雅名。同时也有销往欧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