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的制作技艺与工艺特色
3,绘制建水陶坯体拉成后,需放置在阴凉处待泥坯自然脱去少许水份,修坯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绘制工艺。由于建水陶装饰的形、色是在绘制后利用刻坯填泥工艺实现的,因此,传统建水陶的绘制过程中一般仅以黑色墨汁绘制。建水陶的绘制工艺与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异同在于:景德镇陶瓷使用颜料直接在坯体上绘制,无论釉上或釉下彩均是在绘制程序中一步到位,进而烧制后便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建水陶的色彩是刻坯后再用预先调配好的不同色泥进行填泥工艺后所得,因此绘制的过程只利用单色绘制,不分墨色浓淡,并且绘制的进行,必须随时保持坯体湿润。相同的是,传统建水陶的绘制依然讲究绘制者的审美修养和书画功力,并且往往作品的价值取决于绘制工作是否由书画名家来承担,虽然这有失偏颇,建水陶是多人协作的陶的艺术,它和中国书画有本质的不同,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绘制工艺对于传统建水陶艺术的重要意义。
4,刻坯
刻坯的传统工具为自制的钢针,一般利用伞骨将其一端煅打并磨制为长约1.5厘米的斜状刃口,刃尖极为纤细锋利。刻坯时首先沿着坯体上墨迹两侧的边缘作垂直刻划,较细的墨线即可直接将泥挑出,较宽的图形则需要逐点切挑,直至将有墨迹的部分全部去除形成底部均匀的凹槽。刻坯过程中必须保持坯体在一定的湿度,一般以塑料薄膜将器形的口部和暂不进行雕刻的部分包裹,以免水份挥发,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需适时用喷壶喷水,尽可能的使整个坯体保持在一定的湿度。刻坯是建水陶的代表性工艺技术,特别是笔画精细处,需尽其精微,纤毫毕现。刻划过深,烧制时器体易裂;刻划过浅,打磨后则会损伤画面。
5,
填泥
填泥是实现建水陶绘制图形和色彩变化的重要工艺程序。天然建水陶土中主要有红、白二色泥料,其他颜色均需要加入色剂调配。每种色泥分别用一小桶盛放,酌情加入清水使其呈糊状泥浆。泥坯刻好后,根据画面色彩要求以铁片挑起色泥,拍嵌在泥坯刻划处,并将色泥抹平。待嵌上的色泥稍干后会因空气吸附自然凹陷,然后需再次嵌泥,反复数次直到色泥与坯体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在嵌泥过程中同样需要喷水,使坯体始终保持湿润不断使用铁片紧压色泥,如此才能去除泥料中的空气,保证陶器成品表面的光洁平整。
6,精修
经过绘制、刻坯、嵌泥后陶坯的表面已受到损伤,此时需要对坯体进行精修。精修陶坯需要保持一定的干湿度,太干太湿都会损伤坯面的刻嵌部分和器形的标准。精修过程中,首先是仔细检查坯体时候有气泡,如遇气泡应用刻刀将其挑破再将泥削抹平压实。横截面为圆形的器物可以使用陶车修坯,需要将泥坯放上陶车,根据器形的要求利用各种专用的铁片或塑胶工具进行修坯,修坯时应注意双手的稳健以及手与陶车的配合,易薄不易厚,以免修坏坯体的上绘制的图形。如果横截面非正圆形或者异形的陶坯则需要全手工修坯。手工修坯完全依靠修坯者的经验根据器物形体和刻嵌要求反复打理,耗费的时间相对较多,效果自然也更好。
7,烧制
早期建水陶的烧制都是在长约几十米的龙窑中点燃柴薪提高温度,完成烧制,由于龙窑烧制需要经验丰富的陶工观察火候及火色,并且成品率不高。现在已基本采用气窑(液化气)或电窑。建水陶烧成温度一般在1100℃至1200℃,烧制时间为7至12小时左右。高温中,陶土易熔物质化为液态填充入未熔颗粒的间隙之间,使得泥坯收缩系数较高,建水陶烧成之后的收缩率大概为15%至20%,因此质地细密坚实。建水陶的烧制一般有氧化和还原两种烧制方法。
氧化烧即是在烧制过程中,窑室内一直都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一氧化碳浓度较低,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烧的阶段。建水陶红白两种基本泥料在使用氧化焰烧制后,火皮呈一种俗称“猪肝红”的暗红色,白泥呈明度较高的黄白色,俗称“象牙白”,并且使用氧化烧制的器物,打磨后色彩变化较小;
还原烧是在窑内温度上升约至900℃左右之后,开始减少窑内的氧气,使窑中产生缺氧的情形,导致火焰需从坏体或硼中寻找可供继续燃烧的氧气。当窑炉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在2%至4%时,陶坯中的铁元素便在还原过程中呈现褐黑色。使用还原焰烧制后的火皮呈现黑褐色和青白色,打磨后色彩变化较大,可获得纯黑色、黑红相间和灰青色。
8,磨制
无釉磨制是建水陶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整个建水陶制作工艺中最为耗时耗工的部分。建水陶泥质细腻无砂,通过磨制工艺即可获得器物表面哑光、亮光和镜面光等不同的质感效果。传统建水陶的磨制工艺分为去火皮、去丝和抛光三个部分。刚烧制成功的建水陶表面粗糙生、质坚如铁,并有一层金属光泽,此即是“火皮”,打磨时首先需要用粗砂石沾水磨去火皮,去掉火皮的器物表面会因为粗石的摩擦留下划痕,因而需要再用较细腻油石沾水均匀的将粗石划痕除去,此过程即为“去丝”,去丝后即可获得哑光的质感效果。如果需要获得亮光的效果,就必须进行抛光,抛光必须使用建水独有的及其细腻的白色鹅卵石沾水进行反复研磨,直道器物表面光亮鉴人为止。在打磨工艺中,每个步骤都需要小心细致,均匀用力,轻磨轻研,以免磨坏器面。
三,建水陶的工艺特色
建水陶与我国其他陶瓷工艺都有着朴素、单纯的艺术特征,但是它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工艺特征和艺术效果。建水陶的艺术特征来源于其制作工艺,制作技艺集泥料成型、绘制、雕刻、嵌泥、磨制等工艺于一体,可将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既可满足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又能触摸把玩。在建水陶的所有工艺程序中,“刻坯填泥”和“无釉磨制”是其最重要的工艺特色,也是建水陶独有的制作工艺。
与其他陶瓷艺术不同的是,建水陶不仅可以通过器形和泥料本身来获得艺术效果,在装饰上,它还可以运用刻填工艺,将绘制的形和色进行还原展现。刻坯和填泥是建水陶重要的工艺特色,也是其重要的艺术创作程序之一,可以说,刻填工艺就是展示建水陶“笔墨”的艺术。那些极小的笔触,工艺师必须谨小慎微而又痛快淋漓使用钢针进行刻制,即不能破坏原有的笔画,又必须体现绘制过程中的笔法与笔力,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大意都会导致器物制作的失败。建水陶装饰色彩的不同,是利用泥料色彩的差异依靠手工填泥完成。一般来说红泥坯体运用白泥填制,白泥坯体以红泥填制,如果器物表面色彩多于两种,则需要复刻复填,即是先将面积大的色彩刻填一遍,待坯泥与填泥充分结合并修坯后,再根据要求刻填另一种面积较小的色彩。有的建水陶器物需要如此反复刻填数十遍,修坯数十遍才可能达到墨分五色、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这就需要刻填工艺者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并能运用多种填刻技艺。
与其它陶瓷工艺施釉烧制不同,建水陶器物的质感是在烧制完成后依靠打磨抛光工艺完成。磨制工艺耗时耗工,特别是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器形,必须全手工打磨。磨制不仅可以获得磨砂、哑光、亮光、镜面光等不同的质感效果,也是控制器物色彩的重要工艺部分。以红泥坯体为例,烧制成型后的建水陶坯体表面色彩呈褐色或黑色,而内部呈泥料本身的紫红色,俗称“猪肝红”,磨制越久黑褐色越弱,红紫色越亮。每个器物在磨制过程中在某一时段都会出现器体最佳的色彩效果,因此磨制过程不是单纯的机械式劳动,而是需要反复观察和体会的又一艺术创作过程。
建水陶是我国陶瓷工艺中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它如同一块璞玉长期深埋在云之南的大山之中,建水陶艺术和建水陶产业的发展应该得到学术界、艺术界的重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契机也是应尽的义务。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3月版,第402页。
②建水县志编撰委员会:《建水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第2页。
③《滇南志略》清刘慰山撰,转引自方国喻主编:《云南史料丛刊卷13》,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3卷107页。
④建水县志编撰委员会:《建水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第101页。
有才的不在少数啊 你你你你 呵呵~~~~别这样哦.....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先看看怎么样! 我是来刷墙的http://www.pgpop.com/image/face1.gif
http://qb.lqualyn.com/images/sigline.gif
孕妇防辐射服有效期 顶起来,受教了,http://www.pgpop.com/image/face1.gif支持支持
http://qb.lqualyn.com/images/sigline.gif
孕妇防辐射服有用吗 支持一下吧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如意电视剧全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