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安溪感德万人品茶活动举行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1月3日讯:秋风送爽,上周六早上,第三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之万人品茶活动茶乡行首场活动,率团走进安溪茶叶重镇——感德镇。在袅袅茶香的雾气氤氲中,感受到丝丝暖意和温润,40多位来自厦门的茶商、茶客也是“醉了”,和茶农们面对面交流茶经,流连忘返。感德镇镇长陈志明和感德镇的数十位知名茶农、制茶师已经早早等在感德两固茶叶生产合作社,陈志明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听到活动的消息,很多茶农都抢着要来。活动实实在在地为茶基地和茶商、茶客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和合作平台,让茶农和茶商、茶客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宣传推广感德的好茶”。
茶叶合作社里人头攒动,场面火爆,一场专门针对厦门茶友的“品茶赛”正式展开。感德茶农拿出了十多款获奖的浓香和清香型铁观音秋茶,在4台审评桌上一字排开,请厦门的茶友们审评、打分,评出茶王、金、银、铜奖,每个人的评审结果,再与感德茶叶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进行对比,专家对获奖茶叶进行点评、交流。46岁的厦门茶友丁文忠,闻着杯子就喝出了几杯茶的不同成色,并一一道出,打分结果与专家分毫不差,引得茶农们喜上眉梢,老固茶叶合作社的理事长陈两固向他竖起拇指,连说“厉害”!
下午,意犹未尽的泉州老茶师曾新生挑起了茶王挑战赛,由他和来自厦门的茶商们拿出了自家最好的铁观音茶叶,和感德茶农斗“茶王”。两方现场公推7名专家代表充当评委,“决斗场”上,几只白瓷盖杯一字排开,为了以示公正,茶杯上只有编号。“决斗”开始了,评委们先仔细观察了茶叶的外形、闻气味,冲泡、闻香、品茶。几轮紧张评审,茶王、金奖被感德茶农夺得。
在品茶、斗茶的间隙,厦门的茶商、茶客们还与当地的许多茶农洽谈起自己的业务。厦门茶商陈先生,一下车就关心地咨询当地茶农,“今年感德的秋茶品质如何”,接过当地茶农递上来的茶水,他不客气地拿汤勺在几个杯中舀着,每泡都喝几口。其中清香型有两泡茶给他的印象尤其深刻。“一泡观音韵极足,果香味明显、汤色醇滑、香气馥郁;另一泡泡水长、音韵明显、香气持久。”他当场向茶农要了名片。茶商小陈直接要了陈两固的联系方式,他说,以前买茶来了很多次,下次直接找你。
此外,一行人还品尝了色、香、味俱全的感德特色风味的农家饭。下午,当地茶农还盛情邀请“万人品茶”的厦门茶友们,参访茶王公祠以及当地茶园,介绍传统正味铁观音的制作工艺,让厦门的茶友们领略了一番悠然采茶的景致。“过去我们自己来看茶,哪见得到这么多‘大师’级的茶农茶商,学到了很多东西。”茶商林女士表示,此趟不虚此行,“下次你们举办的品茶活动,我会叫家里亲戚一起来参加。”而老固茶叶合作社的理事长陈两固认为,要提升茶叶质量,就得从每一座茶园、每一名茶师开始。“这样的活动,能促使茶农们更用心地做茶,等于是为提升茶叶总体质量奠定了根基。”
声音>>>
陈志明(感德镇镇长)
“万人品茶”活动走进感德,这样的活动实实在在,很有意义!让茶商和茶农能零距离地接触,让茶商们更了解传统铁观音的口味。感德镇是全国最负盛名的铁观音基地和市场风向标,今年是十几年来秋茶品质最好的一年,寒露前几天开始大降温,对铁观音的制作发酵是最合适的温度。天时、地利都具备了,导报举办的“万人品茶”考察活动算是锦上添花的“人和”了。
感德作为中国茶叶第一镇,首先要不断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目前感德茶园里天然肥料的使用率已经达到50%以上,让感德茶鲜爽适口、香高、音韵明显。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应该做大做强,我们的茶农应该很感兴趣。类似“两岸茶王擂台赛”、“万人品茶”这样的活动,应该定期举办,让更多的爱茶人士深入茶农茶园,参与茶叶的制作和品鉴,更深度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和传统铁观音的口味。
许宏明(鑫隆茗茶业董事长、厦门市茶业商会副会长)
茶农不一定知道市场口味,而茶商对正味铁观音的传统做法也一知半解。这场活动最大的作用,在于铺设平台,把我们茶商和资深茶农拉到一起,互相取经。我们公司每年都参加斗茶会,屡屡获奖,需要引导茶农介绍每泡茶的优点,定位因人而异的市场人群。而茶农也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得最新的市场动向,究竟什么才是厦门当前需要的铁观音口味。
陈两固(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荣誉大师)
提升茶叶质量,就得从每一座茶园、每一名茶师开始。“万人品茶”活动,能促使茶农们更用心地做茶,等于是为提升茶叶总体质量奠定了根基。我们也在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提升茶产业水平,如种植标准化,保持感德铁观音的魅力和历史积淀的文化。
花絮>>>
“编外评委”受追捧
请远方客人品鉴新季秋茶时,感德镇的茶农们有意试试厦门茶友们的“斤两”,拿了几泡口味不同的正味铁观音请厦门茶友品尝。46岁的茶友丁文忠,闻着杯子就喝出了几杯茶的不同成色,并一一道出,引得茶农们喜上眉梢,老固茶叶合作社的理事长陈两固向他竖起拇指,连说“厉害”!
下午的斗茶赛,当地评茶专家特意邀请丁文忠位列评委。老丁一边评茶,一边向年轻的茶友们介绍评茶标准:“茶叶好不好,一要看外形,二要看汤色,三要闻香气,四要尝滋味,五要看叶底。”阵阵茶香中,不少观众也学着评委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拿起茶叶闻了起来,并且做起了“编外评委”。
丁文忠说,万人品茶茶乡行活动不仅让大家直接对接了茶生产基地和茶农,而且也交到不少茶友,学到不少东西,这样的活动很接地气,希望多搞几场。
鼻子能闻出茶价
“你们的茶先看看能不能过我的嘴,再摆上斗茶桌。”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底气十足地对茶农茶商们说着。他叫曾新生,是30多年的老评茶师,退休前在安溪茶叶局工作,可谓资深茶博士。
老评茶师最牛的本事,在于闻一下茶味,就能叫出这包茶的市场价位。有个茶商兴奋地拿出自己的茶叶,曾新生端起来一闻,抬头看着他,“你这茶请朋友、送领导还行,拿出来斗茶还是差了一些”。茶商讪讪地说“这个茶不便宜”,老曾直言“你这收购价每斤500元,零售价800元,拿到茶庄里最多也就1500元”。说得兴起他摇了摇头说:“这茶韵味不足啊,好比失足妇女从良坐了办公室,气度上还是有点差距。”一番俚俗的比喻,逗得茶商心服口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