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日照县委书记牟步善:日照绿茶 这些年 那些事
原题:日照绿茶 这些年 那些事——记原日照县县委书记牟步善原日照县委书记牟步善:日照绿茶 这些年 那些事
牟步善近照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8月14日讯:在日照,一提起日照绿茶,人们就会想到“南茶北引”第一代开拓者——原日照县县委书记牟步善。
牟步善,今年虽是90岁的老人了,但心系日照绿茶的未了之情,就像在杯中翻飞的绿茶,虽在岁月中沉浮久远,却是从未退色,让人钦佩不已,感叹不已!
他是日照绿茶的决策者
20世界60年代的一个春天,山东省委做出“南茶北引”在日照试点的决定。时任县委书记牟步善立即召开常务会进行研究。讨论中,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不妨一试”,并陈述了可试理由。但多数人发表不同意的意见,疑问有三:第一,日照人已习惯喝外来茶,日照产的茶能好喝吗?第二,茶树,这个生在多雨的江南物种,在日照能种活吗?第三,日照人习惯了种庄稼,没有栽种和制茶技术,能制出好茶吗?等等。总之:日照不具备“南茶北引”的条件……牟步善,一边听,一边记,认真地听完每位同志的发言。心想,一动不动不行,一哄而起也不行,轰轰烈烈干更是不行,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当时应该放弃“试种”,但他却没这么做。而是发出试种的坚定声音,并且陈述了“试种”的理由与条件:第一条,“南茶北引”在日照试种是省委决定,是对日照县委、县政府的信任,是对日照人民的信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完成。用毛主席的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第二条,日照具备“南茶北引”的条件,首先,日照人有喝茶的习惯,尤其渔民从南方购茶喝,不计较价格。二是,日照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茶树生长。三是,日照山地丘陵多,土壤中含有有机物和微量元素多,生长出的茶有利于人体健康。第四条,发展茶业可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发展多种经营重要门路之一……常委们听了牟步善的发言后,觉得有道理。尤其是自然环境独一无二,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白天,这里阳光充足,有利于茶树物质积累;晚上,大海像调节器,让气温降低,故而人们称日照是“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再说,日照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冬季背风向阳地,是茶树恣情生长的乐土等。最后常委们取得“试种”的统一意见,并选用小面积试种,逐步推开。
当县政府以实验性的态度去动员群众种茶树时,很多群众都是抱着“能行就干,不行就算”的态度。有的群众一听说种茶,更觉得这是个稀罕事儿,感到有些悬,悬得有些离谱!南方气候暖和,气候湿润,而在北方,一到冬天,天寒地冻,冻不死那才怪呢!还有的说,咱们这里本来土地就少,又多是丘陵薄地,全种粮也不一定吃饱肚子,如果种上茶树,种不好,搭上一年功夫不说,还白白少种了两茬庄稼;再说,就算种活了,指望用它来赚钱,还不知猴年马月!搞不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为了迈出“南茶北引”第一步,县委、县政府不惜人力和物力,几次派专人去南方考察与学习,又分别从黄山、杭州等地带回来茶种。1966年春天,牟步善带有关人员亲自去安东卫村北山、丝山双庙村北山(均是向阳地块),选用“名门”出身的西湖龙井茶种,种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批茶树,共八亩七分地。
试种能否成功,也是牟步善十分担心的事。“南茶北引”毕竟是个新生事物,要将江南四季常青的茶树,栽种到四季分明的日照,不是仅靠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就能办到的事。尤其想到之前青岛、临沂几次试种失败,而今天,在日照种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县委、县政府特地组建了多种经营办公室,专门负责此事。又派专人住在茶园,过冬时,组织农民用草盖,用水浇,比待孩子还用心,像爱花一样管理出土的金贵小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摸着了茶树的生长习性,试种的绿茶竟部分活了下来,安东卫北门外成活率竟达到90%之多。这是个多么令人鼓舞的喜讯啊!“南茶北引”从这里开始起步。第二年先推广到巨峰公社东、西赵家庄子、城管公社的李家庄子、历家庄子等,从点到面,从少到多,从两个试点村到几百个村……到2013年,日照市已发展种茶面积近20万亩。毛茶年总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总产值达18.7亿元,茶农直接收入11亿元,且年年在增长。
如今,黄海之滨的山东南部,日照绿茶以日照为中心,被看做是中国“南茶北引”的传播地,成了名优绿茶的主要产地。由以前的南茶一统天下变成了如今的“南茶”和“北茶”,相得益彰。2014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茶展销会上,日照的碧波、圣公山等 4家茶企的展出绿茶成了本届展销的亮点,颇受国内外茶商欢迎。50年来,日照绿茶成了山东茶的代名词。
他是日照绿茶的实践者
南茶能北引,贵在去实践。
原国家司法部部长高昌礼(曾任日照县委书记)来日照,看望牟步善时,欣然写下了“茶碑”两个黑体大字,左边是小字:“人如繁星瞬间过,日照绿茶流长河。”这是对日照“南茶北引”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日照绿茶“南茶北引”的成功,在全省首开先河。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而被誉为“日照南茶北引第一代开拓者”的牟步善为日照绿茶所付出的勤劳和汗水,日照人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不仅是日照绿茶的决策者,而且还是实践者。
在县委书记牟步善的带领下,“南茶北引”日照绿茶,由1965年两个村试种8亩茶园,到1967年发展到巨峰公社赵家庄子、后村公社独垛子、刑家沟、黄墩公社葛疃、南湖公社弓山等14个村,而且成活率达90%以上,三年的试种,“南茶北引”在日照成功了!然而正当人们争先恐后发展茶园时,茶树冻害、虫害、病害相继袭来。茶园受灾严重,有的茶园面临着绝产,一些茶农仰天长叹,一时间,日照不能种茶的奇谈怪论从不同角落袭来,原想再扩种的茶户打起了退堂鼓,本想亦种茶的农户,望而却步……
在自然灾害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退却?这是摆在县委、县政府又一难题,特别对县委班子班长牟步善来讲更是一次重大考验。不过,他是一条硬汉子,他是农民出身的干部,从来就没有向苦难低过头。他依然选择了迎难而上。首先召开县委常委会,统一思想,研究战胜灾情的办法与措施,并下发了文件;二是派得力人员对全县每个茶园受灾情况摸底上报,认真做好受灾茶农的安抚工作;三是减免受灾茶农的农业税,对受灾严重的村与户从财政拨款给予一定补助;四是把进一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当大事去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茶农们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躺倒不干,而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使茶园很快恢复生机,又一次战胜了困难。这年,仍取得了好收成。
牟步善,在日照县任县委书记(1963年——1977年)期间,把“南茶北引”这个新生产物,始终当作一件大事抓,把日照绿茶的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日程,不仅下发了若干文件,而且从县委正、副书记到正、副县长抓点带面,并且从县级机关及有关部门抽调得力干部到茶园蹲点,每年农业会议总是有茶农方面的典型发言;每次下乡检查农业生产,有茶叶生产的内容;每年农业资金投放,总是向茶叶发展有所倾斜等。他为保证茶叶正常生产,几次次带人去南方考察学习;他又几次次去省农科院请专家、技术员来日照指导茶叶生产与管理。他永远忘不了原山东省商业厅厅长刘凯、日照县商业局副局长魏延柱、县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周庆忠、范东辰、潘维堂等人,为日照绿茶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凭着他的坚持与执着,凭着他的好学与虚心,从不会到会,从土办法到洋办法,从粗管理到细管理,从手工炒茶到机器炒茶,从县委办公室到田间地头,和茶农们促膝长谈,从实践中,掌握了“深挖沟(80厘米)、足浇水、三层肥、生物药”等科学管理办法,学会了“防冻、治旱、防虫”三种措施及土防、草盖、覆膜等办法,他几乎都成了种茶专家。茶炒出的味道是“豌豆香”味,成就了独特的日照茶风味,连南方茶商都认可,客户越来越多。
20世纪70年代初,经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测定,日照绿茶中的茶香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7%和5.3%,具有“叶片厚、味道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点。一直研究日照绿茶的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国云称赞:“龙井茶有四泡,日照绿茶有六泡,依然蕴着茶香……”“应该将日照绿茶向更高的领域推荐。”喜讯,像春风一样,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日照“南茶北引”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刊载的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牟步善出席了会议,还带他们参观了日照部分茶园,并赠送茶种,赢得与会领导和代表们广泛赞誉。他们对日照县“南茶北引”也大为惊讶和赞许;对于南方茶叶能在北方落户更觉得十分好奇,赞声不绝。这次会议,给日照茶叶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1975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茶叶生产会议上,时任日照县副县长郑培成代表日照县做了典型发言,无疑这是对日照绿茶的又一次肯定。从此,日照绿茶迅猛地发展起来!仅10多年的时间,日照县茶叶种植发展到几百个村,茶园面积近万亩。规模 100亩以上的村50余个。同时产量逐年递增,一直居全国首位,且在全国增加了日照绿茶的知名度。之后,日照茶企发展规模既快又大。如巨峰镇的簸箕口、后黄埠子、后村镇的灶户沟、汾水镇的后河庄等企业在全市遥遥领先。如今,日照绿茶不仅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北方城市有市场,在南方市场也大受欢迎。同时,日照的绿气飘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声誉越来越高。
随着茶叶的发展,种茶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新变化,盖新房、娶新娘户不断涌现;“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被老百姓羡慕的“四大件”也陆续进入了茶户家庭;茶农钱包也渐渐鼓了起来。此时的县委书记牟步善也就成了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善人和救星——在那个物质匮乏甚至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年代,给他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他们心里这就是好官!
1977年,牟步善带着日照人,尤其那种茶人的掌声和留恋先后调到沂水县、临沂县任县委书记。
他在外县任职的10年里,从来没有忘记日照茶业的发展。不管在地区里开会,还是在省里开会,空闲的时间总是找日照的干部问问茶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每年回日照不管是因公还是探亲访友,也总是抽点时间看看茶园、看看茶农。不仅如此,他还搜集了从晋朝到现代皇帝、领袖、名家等,用红色书法的“茶”字32幅;报刊茶文40余篇,均汇集成册,成了他饭后茶余赏心悦目的文化营养大餐,真可谓:一生的情,一世的缘。
他是日照绿茶的守护者
落叶归根。1987年,牟步善离休后又回到了故乡日照。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日照绿茶。
在日照任县委副书记、书记20余年里,他参与领导兴修的日照水库,现在每天主供日照城市用水;他亲手栽种的毛竹已经发展成为江北第一竹林;他决策引种的日照绿茶,已成为日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而,在日照人的眼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上级领导眼里,他又是一名真抓实干的好干部。正如原省委办调研副主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希玉为其题写的藏头诗:“步履踏遍黄河岸,善举留在沂河边。好在苍生享美誉,官德清白天地间。”即“步善好官”。而今,他不顾年事已高仍为日照经济振兴建言献策、为日照绿茶的发展心随茶动,忙个不停,真可谓:“离休不思闲,情系绿茶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