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 发表于 2014-7-7 15:25:30

用上新商标,带来新产品茶农们抱团发展底气更足了

  本报7月6日讯(记者 李静 通讯员 吕连兴 阎婷) 海阳市第二届绿茶推介会于5日、6日在海阳举行,18家茶企拿出自家产品,现场邀请市民品茶。之前被抢注的“海阳”商标今年被追回,意味着以后茶企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海阳绿茶”商标,商家们拧成一股劲发展更加有底气,也更加自信了。
  绿茶推介会是茶农展示产品的大好机会。丹露春产业农民合作社经理钱振磊说,他为参加这次推介会忙活了很久,虽然累了点,但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品茶交流,他心里美滋滋的。本次推介会,钱振磊还带来了新研发成功的乌龙茶,让市民有了更多选择。 
  “我们利用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老化叶片,采用大红袍、铁观音的加工工艺,创新研制了乌龙茶。”钱振磊拿着一包大红袍茶叶介绍,这个茶口感很好,价格也不高,每斤两三百元,在茶叶中算是低档价位的茶了。
  推介会现场,除了乌龙茶外,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业合作社研制的白茶也让人眼前一亮。“步鹤山白茶芽毫完整、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是引进安吉白茶和福鼎大白的优良品种,南茶北引,经过驯化改良形成的,具有北方白茶独特的品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经理张志刚告诉记者,海阳茶商生产的大都是绿茶和红茶,目前生产白茶的只有他们一家。
  与往年不同,今年推介会上,茶商在介绍茶叶品牌时,用“海阳绿茶”商标的多了。“很快我们包装上就会打出海阳绿茶的商标。”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明勇介绍,之前“海阳绿茶”商标被南方商家抢注,导致海阳本地绿茶一直不敢使用这样的商标。“经过多年努力,今年终于被追回,以后商企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这样的商标了。”
  “以前由于不能使用‘海阳绿茶’商标,各个茶企都是各自注册单独的商标,单打独斗各自宣传。”张明勇说,以后“海阳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旦注册成功,将更有利于茶农们抱团发展,向标准化发展。目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草案已经制订,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以后海阳茶业发展将更加规范。”
人工采茶用500元 机器采摘100元就够了
  本报7月6日讯(记者 李静)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阳生产的低端茶叶两三百元一斤,高端茶叶有的几千元一斤,有的甚至要上万元。茶农们说,与南方相比,海阳生产茶的成本偏高,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越冬管理上成本高。
  “采茶、炒茶、包装全都是人工完成。”丹露春产业农民合作社经理钱振磊介绍,雇工人采茶,一天至少要支付六七十元的工资,忙的时候要雇佣几十个人一起忙活,而且一些精品茶要求采茶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有人采摘方法不对,采下来的茶当时看不出什么,等炒出来以后秆就会发黑,这样的茶叶都是不合格的。”
  钱振磊告诉记者,有一些精品茶要求采得精细,一般七八斤鲜茶才能出一斤干茶。“人工费就得四五百元,这几年人工成本还越来越高。”目前海阳茶农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作业。“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今年我买了两台采茶的机器,明年就可以使用了。”钱振磊说。
  “南方很多地方都是用机器采茶的,用机器采茶成本降低了。假设采一斤茶,人工费需要500元的话,使用机器,100元就够了。”钱振磊说,使用机器采茶省了不少事,“就是两个人拿着机器沿着茶树走,机器自动采摘,摘下来的叶直接装到后面的袋子里。”钱振磊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海阳纬度较高,茶树越冬需要扣大棚,这部分成本导致越冬管理的成本跟着提高。
  本次推介会设置了茶文化展示、技术研讨、茶事大赛、经验交流等多元化系列活动,其中专家现场指导让不少茶农受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表示,“做品牌比做茶更重要”。茶产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海阳发展茶产业,一定要做好规划,不能盲目地扩大规模。
  鲁成银介绍,要想做好茶产业,一定要做出有自己特色,有自己个性的产品。海阳种茶有自己的优势。海阳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土壤多为偏酸性土壤,非常适宜栽植茶树。同时,海阳地处北纬37度,受温带湿润海洋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大,茶叶越冬期比南茶长1-2个月,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
  鲁成银强调,一定要重视品牌打造,提高质量,打造标准化种植,加强宣传。要重视科技支撑,“什么品种合适,什么工艺最恰当,这些都需要科技手段支撑。”鲁成银建议,茶产业可以与旅游观光的第三产业结合,延长茶产业链。
本报记者 李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上新商标,带来新产品茶农们抱团发展底气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