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 发表于 2014-5-22 16:28:56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

  普洱,哈尼语意为水边的寨子,也有人给它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水湾寨”。五月十日,初夏时节,为期两天的“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在思茅区茶源广场拉开了帷幕。温润的清晨,茶源广场上茶香四溢,来自普洱市各产茶县、知名茶企的制茶能手们,在这里同台竞技,一比高低,热烈的氛围,吸引了无数茶油和各方媒体的热切关注。

  本次活动由普洱市茶业局、普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普洱市科技局、普洱市农业局、普洱市总工会、普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普洱市茶叶协会承办,并得到了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的支持。大赛包括晒青毛茶手工制作、普洱茶压制(机械)、普洱茶包装(内包)三项。参赛者由企业组队的团体与各区县组织的茶企、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农个体组成,共有25支团体队伍,187名选手参赛,最小的选手仅有16岁。其中,晒青毛茶手工制作组参赛者110人,普洱茶压制(机械)组参赛者32人,普洱茶包装(内包)组参赛者45人,对于初次举办而言,规模已经非常可观。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
  “选手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10日上午8点,天刚蒙蒙亮,“晒青毛茶手工制作”的比赛就开始了。110名选手,每组24个人,分批入场。场内选手们热火朝天地炒着茶,场外的参观者和待入场的选手们则三五成群热切地交流着。

  白莲英,“晒青毛茶手工制作”比赛第4组的选手,来自江城县木噶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彝族。第1组选手正在紧张比赛的时候,她在弧形的场外来来回回地走着看着,对比着琢磨着各个选手炒茶的手法和技巧。“我们炒茶从来都是用大铁锅,烧柴火,这种电炒锅,根本没用过。我还是挺担心的。”她貌似自语地说。不一会儿她指着最边上的那个1-23号选手说,他比较专业。“你看他是边炒边揉,炒好了就揉好了。”23号选手将茶叶摊晾在竹篾上的时候,她快步走过去,手透过彩旗围栏翻看着那个人已经炒好的茶。“炒碎了,边角都糊了。”她这么说着。但68号参赛者雷进堂,并不认同。他来自镇原县樟盆顺意茶叶专业合作社。“边炒边揉是做绿茶的手法,做晒青毛茶应该是先炒再揉。看茶叶嫩度,像这种一芽二叶,采摘比较标准,炒出来揉个10~15分钟就足够了。”

  参赛者热切讨论着,茶叶发烧友们也在热烈交流着。王兴康,在宁洱县总工会工作,特地从宁洱赶到普洱市来看比赛。“杀青直接用鲜叶是不行的,容易脆断氧化变红。比赛很规范,炒茶的叶子是萎凋过一晚上的,水分减少,叶子变软,也没有过度萎凋发红的样子。杀青是为了去掉青臭气,温度不够是不行的,要翻炒要翻到底,让叶子均匀受热。”他一脸认真地跟身边人讲解着,对场内他认为做得不太到位的人连连摇头。

  四十分钟左右,大部分选手就完成了杀青工序,端着竹篾走向茶源广场入口处楼顶的摊晾台。进行下一道工序揉捻和摊晾。但天空依旧浓云遮面,太阳稀薄。1-10号正在筛茶,他抬着圆形的竹篾就像抬着簸箕一样上下筛动,将碎沫子一样的茶筛了出去,他说去掉糊边碎末,可以保障些开汤时候茶汤的口感。他叫白文祥,来自江城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家住江城县国庆乡田房村,是傣族。筛完茶,他插着腰抬头看天。我问他,阴天会不会影响你的茶质?“当然影响了,晒青晒青,没太阳怎么晒!”他低下头,默默调整着茶叶摊晾的厚薄。

  比赛讲究天时地利,电炒锅是从杭州引进的龙井茶的炒锅,很多人都没用过,第一组是首个吃螃蟹的人,再者没开天没太阳,情况对他们确有不利。因为到了第二、三组选手比赛的时候,热烈的太阳就出来了。炒茶之后即刻太阳晒干,品质自然会有大的差异。三项比赛下来我们有很多感触和不解,在每一项比赛结束后我们都采访了相关人员,答疑解惑。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
  晒青毛茶手工制茶:杀青是关键环节

  杀青目的是什么?龙井炒茶锅,会不会不适合用于普洱茶制作的杀青?杀青要注意什么?戴手套好还是不好?在炒茶锅里揉捻,在竹篾上揉捻有什么不同?没太阳,晒青毛茶品质有什么影响?晒青毛茶手工制作组裁判、普洱市茶业协会副会长侯建荣一一做了解答。

  做茶手法是看个人习惯,没有好不好之说,不过你可以透过选手的手法,看出他究竟明不明白杀青这个环节的目的所在。杀青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去除青臭味促进茶叶良好香气的形成。“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鲜叶入锅时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让所有的叶片贴着锅,让所有叶片迅速升温。那些放进去就剧烈翻动的,明显是不懂这个道理。不想让茶叶热起来烫手。”青臭气是多酚类物质,50°是它挥发的临界点,如果茶叶温度上升的缓慢,多酚类物质丧失活性的时间拖长,叶子会被氧化变红,茶多酚类的物质减少,让茶叶在后期存放中丧失了有益微生物滋生赖以寄生的土壤,茶质会受影响。“你看有些选手,后面一组的选手都已经就位了他还没有炒好,就说明他手艺不到位或者根本不明白杀青的道理和目的。”而有经验的选手比赛开始的时候并不着急让茶叶立马下锅,而是用手试探温度是否达到杀青温度。

  经常做茶的人,都会用双手去感知茶叶在每一个时刻和环节的变化,所以一般不会戴手套。戴手套的一般是新手,怕被烫着。其实特别是做高品质茶的时候,更是不能戴,戴了手套,茶叶的变化他基本无从感知,又如何掌控?此外,晒青毛茶也是绿茶,只要能达到杀青的目的,杭州龙井茶的炒锅又如何。此外炒茶一次放多少量也可以看出选手的经验。“我们准备的是两公斤的鲜叶,而这个炒锅比较小,放一公斤鲜叶是比较适合的,但是有些人是全部放下去,然后就手无足错了。这样很难翻透,受热不均,就杀不透。”

  杀青有蒸汽杀青、滚筒烘青、铁锅炒青。蒸汽灭氧化酶活性最快最干净,但是会增加茶叶含水量,要脱水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而且会让一些低沸点的有益物质丧失,如氨基酸温度超过60°就会挥发了。滚筒杀青,茶叶边缘易糊,易粘贴在筒壁上裹入下一波鲜叶里。干茶肉眼看不出来,但开汤的时候,不用滤网会发现杯底很多小黑点,那个就是糊了的叶边一次次滚动细碎后随着茶叶压制出来的结果。“一般炒茶都会有些许糊边,你听见参赛者炒茶时会有‘噼啪’的声音,就是糊边产生的声音。如果你听他炒茶的时候一点异样的声音都没有,那个技术就是纯熟得很了。”

  揉捻这道工序是达到塑形的目的,通过轻微的揉捻让细胞壁破碎稍稍氧化。造型没有手法的要求,只要形状统一,任何形状都有人喜欢。做成条,做成团,只要形状统一、漂亮就行。有些人是在锅里面轻揉,有些人是拿出来之后在竹篾上揉。“这是热揉和冷揉。”热揉就是在锅里面揉,杀青得差不多的时候,温度稍稍降下来,顺便就揉出形状,这样的话茶汁容易粘到锅上,产生糊味,影响下次选手炒茶。冷揉,茶叶刚出锅水分还比较多,这样迅速冷下来揉捻会容易碎茶。各有利弊。“虽然摊晾的时候一些人会筛掉碎茶,开汤的时候好看,但是我们还是会看叶底,叶片锯齿没了,说明杀青的时候温度过高或者翻炒不均匀产生了糊边。揉捻的时候就碎掉了。如果是叶底发红,说明温度不够杀青时间过长,也有可能萎凋时间过长。这些都会被扣分。”侯建荣解释道。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
  普洱茶包装(内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熊昌云是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也是“普洱茶包装(内包)”比赛项目的裁判。据他介绍,参加包装比赛的有45个人,分别来自25家茶企和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两所学校。比赛是9个人一组,共五组比赛。竞争比较激烈,“包茶,很多人都会,但是包得迅速、漂亮、整洁也并非易事。”从整体比赛情况来看,一些大企业、老厂的,年龄大概三四十岁的选手水平比较高,包装熟练。两所学院的学生包装也算中上水平。

  熟练程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包装水平,第一组的8号选手,第三组的3号选手都是非常优秀的,2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分别拿出了四十几饼、五十几饼的好成绩。但是包装评分标准是减分制,符合要求的包装要茶饼正面图案端正,折数在18折以上并均匀平整,领带尖位于领带中心,领带宽在茶饼直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内飞在饼心等等。具体谁能拔得头筹要裁判组一同审核之后才能得出答案。不过5月11日的公布的结果显示,这两位获成绩卓著,3组3号选手沈建梅荣获第一名,1组8号黄慧则荣获二等奖。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
  普洱茶压制(机械):比的是实力,更是经验

  丁建平是云南省普洱茶良种场,“普洱茶压制(机械)比赛”的裁判。32个参赛选手,6个人一组,分6组进行了比赛。比赛时间是半个小时,选手中最多的压了43饼,最少的才压制了12饼。合格的成饼,首先要饼形周正,不起面、脱面、掉边、松紧适度;饼心不偏离中心2厘米;饼重385±10克;饼面直径在18.5±0.5厘米;有内飞且平整可见。但丁建平说,比赛结束后审查时还是发现两饼没有内飞,也有内飞多了或者内飞皱折得厉害的情况。此外,蒸汽蒸压,即便摊凉40分钟,水汽还是比较重,若是称量357克干茶,那么蒸压成饼后包含水分的茶饼重量应该在385±10克左右,这是工作人员事先实验得到的数据,不会错。但有些选手计算错误,脱袋后的重量还没有357克肯定是不合格了。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洱市2014普洱茶加工大赛”——规范茶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