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绿茶获国家地理商标 6000亩遇扩张尴尬
昨日(26日),山东烟台市茶叶协会发布消息,“烟台绿茶”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然而,喜讯传来,业内人士对烟台绿茶的发展前景却忧多于喜:受种植成本、销售途径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目前,以国内“种植纬度最高、氨基酸含量最丰富”而享誉世界的“烟台绿茶”,困守在仅有的6000亩种茶园里,在既要扩张市场、又需扩大种植面积的双重压力下,遭遇产业发展的“红灯”。来自市茶叶协会的一份调查表明,有着700多年种植历史的烟台绿茶,从1950年代起步的“南茶北引”开始步入辉煌期,到上世纪70年代多数茶园开始出产茶叶,鼎盛时期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2万多亩,年产量达18万公斤。然而由于难以解决茶树越冬、制茶技术原始和经济效益低等因素制约,大量茶树被毁,到1985年,全市茶园面积仅存600亩,到1980年代中期几乎销声匿迹。“近年来,在临近茶区影响下,烟台绿茶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市茶叶协会秘书长张晓伟介绍,目前,全市种茶区域主要分布在海阳、莱阳、蓬莱等7个县市区,可采摘面积已经达到3500亩,年加工干茶90吨,从业人数达到5000余人。
“烟台绿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整个烟台茶产业来说,是一次契机,更是一次挑战。”采访中,业内专家对烟台绿茶产业发展抱有浓重的忧患意识。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王德涛告诉记者,烟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茶区之一,受温带湿润海洋气候影响,我市茶树生长较慢,茶叶营养成分积累多,品质优良,具有“叶片肥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含量丰富”等特点。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表明,烟台绿茶水浸出物比南方茶叶高14%,氨基酸含量高56%。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在全国21个茶区中是最高的,茶氨酸含量高64%。
如此高品质的绿茶,产业发展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历史上曾经一度困扰烟台茶产业的茶树在北方越冬的关键技术,目前已解决。”王德涛说,但是,种植规模偏小、政策扶持力度较弱等因素,仍大大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市农业局、市供销社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尽管去年我市出台了《绿茶产业发展规划》,但是目前全烟台的茶树种植面积仅6000亩。除了规模发展受阻,在种植领域,技术力量、队伍培训相对薄弱;在销售渠道,市场化程度、品牌培育相对缓慢……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烟台茶产业的发展。“地理商标注册成功后,还面临一个问题。”张晓伟说,每年仅仅出产90吨干茶的烟台绿茶行业,目前在用的商标多达近20个,而且,多数打着当地诸如“海阳绿茶”、“莱阳绿茶”、“牟平绿茶”的牌子在叫卖。品质上乘的烟台绿茶,虽然卖出了每市斤高达三五千元的高价,但是,在市场上一直呈内销较旺、外销乏力的尴尬局面,“每年能通过销售渠道走向烟台以外的绿茶几乎为零。大多数是本地企业和市民以馈赠方式‘送’到外地。”“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不久前市茶叶协会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市供销社、市果树站等茶叶生产销售和农技推广单位的专家呼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烟台绿茶产业的扶持力度,茶叶协会也应该加大行业内部协调,只有政府、协会、企业和茶农共同努力,烟台绿茶产业才能突破现实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牟涛 权立通 姜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