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绿茶” 盛名之下能否恒久
“杭儿风”,虽然是跟风的意思,反映了杭州人不管干任何事有一种比较喜欢凑热闹或一窝蜂的从众心态。这种“风”并不是指只刮一阵子,有些反而是持续不断,高潮迭起的,有时候实在令人费解。
此类现象,表现最明显的,应该是在餐饮行业。在杭州,不少新开的餐厅基本都会刮上一段时间的“杭儿风”,这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时间不会长,少则一两月,多则半年,过了以后,就会逐渐趋于平稳。
当然,也有特例。个别几家餐厅,即使没有团购,从不打折,甚至不接受预定,“一位”难求,门口等位的照样人山人海。碰到节假日,在风中等上两三小时的大有人在,令人不得不佩服那种为了吃“赴汤蹈火”的勇气。怪不得有人说,一间餐厅能NB成什么样子?看看门口等位的客人就能知道。
对此,杭州最早和银行一样使用叫号机餐馆——绿茶则做出了最具象的诠释。绿茶,就是一家会让人“疯狂”的餐厅。不少杭州周边的吃货为了来他们家吃顿饭,会专程跑一趟。而如果你是本地人,到现在还没去吃过,就会被“无情”地狠狠鄙视一番。
大众印象
短短几年间,光是杭州市区,绿茶就开起了五家门店,而且家家火爆。环境最好,当属龙井路店。绿油油的“绿茶”两字在夜色中隐约闪烁,几幢小木屋漂浮在湖中央,好似古龙武侠片里的世外桃源。夜色虽已昏暗,但仍能依稀看见湖边美景。倘若要是赶着夏天去,荷花,芦苇,边吃边赏美景,定是另一番惬意。
餐厅的装修,是通体木质结构,木质略显陈旧,乡土气息很重,却又显得很小资。外面是一个小池塘包围着,很有湖心小筑的感觉。桌与桌之间间隔较近,稍显拥挤,到了冬天,每张桌子边上都会配备老式的火炉,烤得全身暖融融的。
小记去过无数次绿茶,但近一年内去的少了,就是因为怕排队。很多读者也向小记反应,有同样的感受。若是赶上高峰期,等位则是需要足够的耐心的。当然,这个时候,也甭想看到服务生的热情招待,提号、问询、倒茶水、擦桌子……大多得自己积极主动。
小记体验
绿茶,真的有好吃到可以这么NB吗?
早几年,在杭州还没有那么多私房菜馆的时候,绿茶的菜确实是有新意且好吃的,但这么长时间下来,特别是一丛接一丛的特色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后,绿茶,就显得没那么特别了。再加上慕名而来的食客实在太多,无疑使得菜色只能注重量,而忽略了质。
绿茶的菜单是简单的一张牛皮纸,菜价菜色倒是一目了然。以烧烤、创意菜为主,杭帮菜为辅,推荐菜都标上了大拇指标志,口碑最好、点的最多的则是“鱼头诱惑,绿茶烤肉,面包诱惑,农夫炖鱼”等。价格中等,比白鹿、外婆家要贵些,不过也算平民。
最近一次去,点了“绿茶烤鱼”。用的是鲈鱼,鱼的个头不大。因为火候的问题,也吃到过几次烤焦的,由于排队耗费了过多的体力,也就没再去较劲了。虽然香气扑鼻,但鱼身基本上尝不到鲜甜的口味,肉质也不够嫩滑,这样必然使好味道丢了一大半,只留下一口的调味料。其实,不论是什么菜色,如果吃不出食物原有的味道,那就是最大的失败。
同样失望的还有“芝士焗菌菇”。这是一道需要趁热吃的菜,热度的保持不仅能闻到芝士的诱人奶香,还能体验到拉动芝士时的丝丝乐趣。但很遗憾的是,端上来的盘子完全不够烫,甚至有些微凉。而口感上,大量的黑胡椒则掩盖了菌菇特有的味道,奶味也不够浓郁。
“椒麻鸡”,则完败给了江南驿,配料用得很足,却掩盖不了主料的不足,肉质起渣;“绿茶招牌泡饭”,貌似打翻了盐罐子;“面包诱惑”,略甜,虽然每个人对咸甜的要求不同,但面包的甜味居然盖过了本已很甜的冰激凌,由于量大,更突显了其味道单一的缺憾……
绿茶的热菜,大多略偏咸。不过,也有几道每次去都会点、还算不错的菜。比如“鱼头诱惑”,鲜麻可口,很下饭,但不建议不太吃辣、口味清淡的人点这道菜;“绿茶烤肉”,这是基本上每桌必点的招牌菜,据说做法很考究,五花肉用龙井茶腌制4个小时,再用果木炭烤制1个小时,再肥的部分也不会显得过于油腻;而相比 “绿茶烤肉”的粗犷而言,“龙井问茶”吃起来则很文艺,用经过龙井茶叶腌制了12个小时的河虾,浇上熬制了8个小时的柴鸡汤,一壶汤,一盅虾,算得上是道很有创意的文艺菜了,但奇怪的是,每次去吃到的味道都会有变化,实属捉摸不定。
饭后剔牙
去绿茶,考验的不仅是点菜的功力,还有点子是否够准。做菜的师傅心情好,或许就能吃到还算上水准的菜品。不过,既然食客们花了这么长时间等的位,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就餐待遇,而且好环境也要有好菜色来增色,菜品既然已经有了创意,就不要忽略了口感,也不要让一批又一批跟风前往的食客,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这才是永远NB下去的硬道理。
说的不错 好人一生平安 声明一下:本人看贴和回贴的规则,好贴必看,精华贴必回。 哈哈,顶你了哦. 围观来了哦 加油站加油 哈哈,有意思~顶顶 ,继续顶顶。继续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