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佛第一刀:茶道——一个喜欢自慰的世界
杀佛第一刀:茶道——一个喜欢自慰的世界午夜,浪迹清心论坛,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踯躅在这片安谧、清寂的天空,眼前,忽然垂落M.C.埃舍尔的一幅画。画中,一座孤独的城堡里,一群寂寞的僧侣拾阶而上,沿着绵延不绝的台阶在城垣上行走。当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的时候,却发现失去了起点,也不知道终点,便只能在循环往复的台阶上无尽地盘桓。这般景象顿使吾的瞳孔无限地收缩,继以一种异样的心情开始巡视所沉醉的这一片茶的天空,所执着的这一个道的世界。而透过重重摇曳的枝叶,居然看见佛见笑、焚琴煮鹤、不懂茶者等一个个孤魂野魄正悄然无息地走在这条通往城堡的路上。此刻,吾不得不拍案而起,一刀劈开茶道的胸膛,展露其原本的面目,以指方向,以正本性。
何谓“茶道”?就其内涵而言,一指沏茶品茶的程式,即“茶艺”;一指赏茶品茶的境界,即“精神”。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爱茶的人的确不少,然其中青睐茶艺者十之八九,索求精神者略剩一二。前者皆属“小资”一族,注重于茶的表演形式和过程,讲究品茶的格调和环境,追求一种自我的缠绵和陶醉。后者却专注于茶的品相和禅的知觉,执着于人生的体悟和自我的解脱(此二者吾将在《杀佛第二刀:茗客——一个喜欢自恋的群体》中具体分析)。故尔,从人文的角度言之,“茶道”应指“精神”之体现。
翻开茶道的历史,俨然一部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佛教与茶道的融合自唐迄,兴于宋明。唐朝的《封氏闻见录》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此潮引流下,唐宋的古寺一般都设有“茶堂”或“茶寮”,僧人们一边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一边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并在此过程中,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由此产生。 品茶遂变成悟禅,缘着禅的脚印,一意追求主体的感受,化成一道刻舟求剑的风景。说得明暸一点,禅道乃茶道之本体,茶道是禅道照映在杯水中的一个影子,化身在镜面上的一个虚像,是一种亚禅道。
然奇耶!若陆羽这般文采斐然、底蕴深厚、被誉为“神”、“仙”之大师,所著《茶经》包罗万象,于茶的起源、制茶工具、煮茶器皿、烤煮饮用、茶产地等等无不娓娓道来,却只字未见关于茶道的半点箴言。
倒是若干世纪以后,由风流倜傥兴趣广博的宋徽宗,于风花雪月中撰就一篇《大观茶论》,赋予了茶道“清和淡静”的意境。
又过了若干世纪,当茶道追随禅学东渡扶桑,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扬后,于16世纪后期,由高僧千利休集茶道各流派之大成,提出了“和敬清寂”的精神。
吾何以断言茶道是一个自慰的世界?从茶道之本体——佛教的起源中,似乎有迹可寻。
佛教产生于各国纷立、互为争伐的印度公元前6-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这是一个阶层分化、社会动荡的变革时代,是一个富贵与贫贱、特权与平等、压迫与反抗激烈冲突,社会风云日夜变幻的岁月。而释迦是一位聪慧绝伦的王子,他从鸟虫的相互吞食中清醒地察觉到现实世界的残酷,意识到王国迟早也有面临争伐和沦于毁灭的一瞬;又从人的生、老、病、死中彻底感悟到生命的无常和痛苦,看到了众生都有挣扎和死亡的刹那。人生真是千年如电闪,脆弱如梦幻。而自己又难以改变现实,为了摆脱这种无边的烦恼,便决意出家,试图寻求一种能够解脱苦海的大道。 但与其说是普度众生,不如说是为了自我拯救。作为一名王国的继承人,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却无法承担起安邦救国和拯民于水火的责任和义务,知其不可为,唯有不可为而选择逃避。于是,释迦退入了一个自在的世界,以自悲、自悯、自赎的形式,于菩提树下苦思冥想,终于创立了一套圆融贯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佛学。从此,释迦雁过无痕一般彻底掩饰了自我逃避的痛苦,并使这种逃避行为笼罩了一层道义和神圣的光环,以一种救世的面目引导众生修行,以禅悟解脱自我。故参悟禅道,也即参悟自我。然悟了如何,不悟又如何?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青山依旧不改颜色,江水依然浩浩东逝不可阻遏。故参禅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自慰罢了。
宋徽宗执政时期,国家已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此位古今第一“小资”分子却边弄管箫,边品佳茗,与古今第一“红颜知己”李师师共同追想那“清和淡静”的意境,也是一种试图逃避的自慰行为。然自慰如何?还不是做了金兵的俘虏,魂断北地寒谷!而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之理念,也缘于其生活的时代,国家正处于一个武士阶层掌权封建割据剧烈的幕府时期,不断的血腥杀伐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痛苦,这种痛苦于千利休的心中越来越沉重,于是,借助禅道之力向世人灌输“和敬清寂”的思想,自寻慰藉。
然茶道与禅道不同之处在于,修禅所受的清规戒律和环境限制毕竟太多。而品茗这一行为方式,既可入禅,又可出禅;既可情依空门,又可心系红尘;既可退,又可进。说穿了,进入茶道之众生,心底依然缠绕着无限的欲念,当此种欲念无法实现之时,其便行于茶道学名士,扮风流,为赋新词强作愁;而当此种欲念实现之时,其必将掷茶杯于西湖,并大步流星跨入香格里拉酒店,振臂一呼:“给吾拿一瓶XO!” 此生此行,何人何乐而不为耶?
无来何去?无得何失?无色相何空虚?故“清和淡静”也好,“和敬清寂”也罢,都是怅然若失的喃喃自语。追寻茶道的境界,实乃失落者的一种自我慰安,人格上的一种自我标榜,精神上的一种自我眷恋。故于茶道愈是执着之人,愈想逃避现实之情结就愈深,怨苦之情就愈重。
吾观佛见笑、焚琴煮鹤、不懂茶者诸君于茶道执着过矣,故拔刀断水,当头棒喝。望诸君清心亭中清本心,品茶道上品真茶。倘若诸君目极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不妨说予杀佛,吾必洗耳恭听也。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培训师加油站http://bbs.52ttxx.com,升官发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