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上海世纪出版:左手铁观音,右手白兰地

茶叶生意人 发表于 2011-10-25 19:02:32 | 显示全部

翻开沈琦华的新作《新与旧》,读到第四篇的样子,我决定为这本书写下一点心得。《新与旧》是继《那些事,那些人》之后的又一本随笔集,是一本关于上海城市历史记忆、上海人群体品质与性格以及风尚流变的文化批评文集,沈琦华关注的话题,也是我感兴趣并着意积累的,所以他的字字句句都触动了我的心。迭个小阿弟,结棍额!
沈琦华是个80后,在一张青年人很喜欢的日报挑大梁,副刊部、采访部双肩挑,平时忙得脚也“掮起来了”。见缝插针而又妙笔生花,要求一个记者不仅敢铁肩担道义,还须有厚实的文化积累。早几年他被评为上海市“文化新人”,激励了一批同龄才俊。不会铁砂掌,又没有金钟罩,怎么在江湖上混啊!
首先,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怀旧本是我们这帮“老绷瓜”的业余爱好,但沈琦华也怀旧,但不伤感,继有昂扬之势。比如他写到上海第一座教堂“鸿德堂”,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产物,外观如庙宇,内部十字架、管风琴一样不少。在1882年的时候,上海人对西方宗教还是很抵触的,美国传教士不得不以飞檐翘角的庙宇打掩护,美华书局的员工也近水楼台地成了第一批“迷途羔羊”。这个建筑的象征意义,似乎还没被上海史专家所重视。接下来,沈琦华顺着这个脉络分析了石库门房子、百乐门舞厅、陈歌辛的流行歌曲、情人节、家庭舞会等西方文化载体在中国的诞生与命运,进而揭示了上海这座城市“文化混血儿”的特质,也提示了海派文化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时代背景与核心价值。现在许多人都喜欢对海派文化发表看法,但没有可靠的案例与数据,任何结论都是值得怀疑的。即使有了第一手材料,在分析上观点预设、浮皮潦草的话,也会得出错位的结论。沈琦华的好几篇着重梳理海派文化的文章,从小口子切入,凭证据说话,结论水到渠成,并留下很大的想象与讨论空间。捧着他的书,你可以随便翻翻,嚼点小零嘴也无妨,但翻了之后,你会觉得有话要记,有话可说。
其次,沈琦华也是极其敏感的,近年来上海滩上出现的时髦玩意儿,包括文化怪象一样也逃不过他的耳目。诸如集市式征婚、签约主持人、中国足球、网上星座卜卦、塑料上海话、恶搞、山寨等,沈琦华都能挖地三尺,通过文化这条渠道进行一番鞭辟入里的解读。有些现象看似是商业炒作及个人行为在起作用,其实内在动因还是和历史背景、城市文化有关。今天,文化问题已经从书斋走向社会,得到了民众的普遍关注。这是因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人们视野的开阔,我们认识到有许多非经济的因素在影响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文化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文化传统、文化素质、文化结构类型和文化心理等等,都是行为模式的基因。在当代世界各国朝着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文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已不再局限于抽象的概念之中,停留在具体的形式之上,而是逐渐成为寻找整个社会发展途径的宏大背景。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要推动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要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与社区文明,文化水准与审美品格的优化是一个先决条件。作为长期在文化界观察与评论的青年作家,沈琦华的思考是比较深入而具体的,也是有担当的。
最后想简单谈谈《新与旧》一书的文风。当下强调“改文风”,那么跻身于上海作家最年轻的方阵,沈琦华的文风很正,是有传承的,偶尔来点小幽默小调侃,也是“肉里噱”。他的写作或许受到前辈作家的影响,在他的文字里我依稀看到张中行、梁实秋、董桥甚至不那么“前辈”的小宝的影子,但又不是刻意模仿,更不屑于玩弄网络语言和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穿越,他有自己的语言与框架,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解读上海是一个伟大的使命,也可看作是一场文人的游戏;解读上海是一场艰难的长跑,也可看作是一趟轻松的郊游。解读上海的路径有千百条,读了《新与旧》,我突然发现与沈琦华并肩跑在一条道上,而且他左手铁观音,右手白兰地,新与旧,人与事,许多题材都被他点石成金,令我“鸭梨山大”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论列表 ( 评论1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MIELISH

    2011-12-3 05:58:22
    佩服佩服啊.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