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发表于 2012-5-12 11:47:30

万里茶路之崇安:劳工、茶客与大儒的分水关

http://www.jjqtea.com/uploads/allimg/120512/1-120512112152E0.jpg

    武夷山市古名崇安,崇安县去往江西的古驿道始于汉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为平定闽越王叛乱,派朱买臣统三路大军攻福建。其中一路,经江西铅山凿通武夷山北部的分水关,修筑了能通车马辎重的“五尺道”,直捣崇安闽越王都城。从此,这条大道便成了闽越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途。《崇安县志》载:崇安古驿道“太平时则行李往来,车来人往,络绎不绝;战乱时则戎马倥偬,旌戟排空,道所居塞”。清时茶路的开拓,使这条原本沟通闽赣两省的古道升级为国际商贸通道的一部分,从此车马喧嚣,足足热闹了150年。
    西客们采购的茶叶从下梅启程,顺梅溪进入崇阳溪,在崇安毓秀门码头卸船上岸,由脚夫从陆路运往江西河口码头。脚夫们一担挑100来斤左右,多的达到150斤。古道上还通行一种叫鸡公车的独轮车,这种车推起来会发出一种嘎嘎吱吱的声音,有如公鸡叫,它最大可载重1000多斤,轻便灵活,适合山路运输。崇安县城距河口码头100多公里,山路崎岖,来回一趟需要两三天时间,在茶路贸易鼎盛的嘉庆、道光年间,每年的茶叶运输量可达五六十万斤,靠人推肩扛往往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把茶叶运完。
    当年的古道如今已经变成了308省道,汽车飞驰在风景优美的武夷山区,新拓宽的省道平整宽敞。班固《汉书》描述分水关一带的地形“山峻峭。地深昧而水多险。夹以深山丛竹,水道上下击石。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虽然是经过整修的崭新国道,驾车盘山而上也是险峻依然。在山口停车,这附近应该就是古分水关的遗址所在了。分水关别名大关,是闽赣交通之要冲,明王世懋在《闽都疏》中称:“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泉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在茶路开通的几百年前,这里就已经是沟通福建与江浙的一条重要通道了。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应陆九渊邀请,去往铅山鹅湖书院参加“鹅湖之会”时,伫立在分水关上看两坡分水,心生感悟,信口拈来《题分水关》一诗。虽然知道古分水关关门在民国时期修公路时就被拆毁了,可我还是希望能在附近拍到些遗迹。在山坡上茅草丛中搜寻了半天,连块砖头都没发现,曾经给过朱熹灵感的关旁水流,估计也早已干涸。面前只有新立的路牌,写着“分水关”三个大字,两个箭头一个指着福建,一个指着江西,脚下冷酷坚硬的水泥路面时刻提醒我,那个时代早已远去。
    下山的路上,在路边田埂上有一小段古道遗存。公路成“之”字形盘旋下山,古道就在之字中间笔直地通向山下,被公路切割成几个小段,周围是刚收割完的梯田,这段古道成了农人们往来田间的通道,因此得以保存。古道宽3米,石板铺陈,中间大,两边小,十分整齐,这种规格远高于一般的山间小道,这便是源于汉时的“五尺道”。

hkn 发表于 2012-5-12 16:42:01

天啊.

bullsand 发表于 2012-5-12 17:05:03

非常感谢楼主,楼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项清舒 发表于 2012-5-12 22:21:38

说嘛1~~~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嘛~~

heroszyx 发表于 2012-5-13 20:25:13

就为赚分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里茶路之崇安:劳工、茶客与大儒的分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