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绿茶历史名茶大全
东汉时期庐山就生产茶,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在唐代,浮梁是著名的产茶地,也是著名的茶叶集散地,全国三分之一的茶叶在浮梁集散。到北宋,十分之三的茶商来自江西,南宋的数据统计则是26%。明清时期,江西茶叶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欧洲、俄罗斯等。有研究者说,在当时江西的13个府中,除了南安,其他都有茶进贡。江西的茶文化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词人黄庭坚就把家乡的双井茶送给欧阳修及当时的高官,他们的诗歌创作又推动了茶的发展。明代朱权的《茶谱》开全国之风,改变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加味、加料的调饮方法,而变成了清饮。江西茶产业之所以兴旺,茶文化对茶产业同样起到极大的作用。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对我国南方南部各地的产茶情况,只提到“思(今贵州省务川一带)、播(今贵州省遵义市、县和桐梓等县地)、费(今贵州省德江一带)、夷(今贵州省绥阳一带)、鄂(今湖北武汉市长江以南部分、黄石市和咸宁地区)、袁(今江西萍乡市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吉(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地)、福(今福州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洞宫山以东地区)、建(今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韶(今广东韶关市、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县地)、象(今广西象县一带)十一州。
一、庐山云雾茶
庐山种茶始于汉代,《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白居易也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因明太祖朱元璋鄱湖大战时,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常饮庐山云雾茶,朱元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茶也因此很快闻名全国。
庐山,云之海,雾之乡。庐山最高峰海拔一千五百余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整座山年平均193天都沉浸在那朦胧飘渺的云雾中,庐山云雾茶因此得名,"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上乘好茶。高等级的云雾茶条索秀丽,嫩绿多毫,香高味浓,经久耐泡,为绿茶里的精品。
真正的庐山云雾茶的茶树多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修静庵、八仙庵、马尾水、马耳峰、贝云庵等处,产量极低,不为常人所见。由于佛教与当时知名文人对庐山云雾茶的推动,使其名声远播,于是,在庐山周边也随之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茶叶的种植,由于庐山周边独特的环境和气候,再加上与山上同出一辙的制茶工艺,这些茶园出的茶叶品质也属上乘。
二、浮梁绿茶
在唐代,饶州浮梁茶有“商货”之称,说明它是一种以产量多、销量广而著称于世的茶叶。杨晔称“饶州浮梁(茶),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其于济人,百倍于蜀茶。”这足以说明浮梁茶的产量之多。据《元和郡县志》卷28载,浮梁 “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当时的山泽之利(矿冶税),“举天下不过七万余缗,不能当一县之茶税”[17],说明唐后期的浮梁县的确是首冠全国的茶税大县。那么与之毗邻的祁门、婺源二县情况又怎样呢?关于二县的茶叶年产量及税茶数,由于史无明载,故其具体情况难以详知,不过从刘津《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的某些记载中,我们也可窥其大概。该文载 太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兵甲且众,甚殷户口,素是奥区;其次乐平、千越,悉出厥利,总而管榷,少助时用。于时辖此一方,隶彼四邑,乃升婺源为都制置,兵刑课税,属而理之。(《全唐文》卷871)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白居易的《琵琶行》)
三、婺源绿茶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在陆羽《茶经》中有歙州产茶(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中称“婺源谢源茶为绝品”。 1910年(宣统二年),婺源精制绿茶和珠兰窨花茶在清廷农工商部举办的劝业会上展出,获一等奖。1915年,婺源出产的精制绿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金牌奖。1935年,美国人所著的《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汤色澄清而滋润”。1958年,婺源茶叶科研人员结合原有茶叶技术,新创“婺源茗眉”,并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30种名茶之一。1995年3月,婺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
四、遂川狗牯脑
遂川狗牯脑茶,始制于明代末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嘉庆元年(1796),茶农梁传溢(一作梁木镒)夫妇,在狗牯山侧的石山梗中开辟茶园数亩,采取祖传的工艺制作的茶叶品质极佳。后来遂川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茶树鲜叶制成银针茶,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并荣获金质奖章和特等奖状,于是遂川狗牯脑便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茶。梁氏的后裔梁德梅,为保护狗牯脑茶的正宗牌号和信誉,进一步扩大销路,以“遂川汤湖上南乡狗牯脑石山茶祖传精制青水发客诸君光顾认清图书为记。梁记兴。”为该茶品商标,遂将其生产的狗牯茶直接销往广东、湖南。1930年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甲等奖状。1982年在江西省名茶评选会上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狗牯脑茶”为世界名茶,享誉海内外,早在1915年就获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此后又先后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2004年狗牯脑茶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又被联合国列入采购目录.遂川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的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故所产之茶名曰狗牯脑。该山海拔900米,林木茂密。山内有汤湖、温泉,泉水四时不绝,热气蒸腾,结成浓雾,紧绕全山*土壤腐殖层深厚,土质松软多少,呈微酸性*年均气温18℃,降水量1558毫米。茶园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芽叶柔嫩,叶面多披白色茸毛。 茶汤清澄而略带金黄,味清凉芳醇,经久不绝。
五、西山白露茶
西山白露 产于洪州(现江西南昌西山)唐代名茶,据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9肇唐国史补》(806—820年)等历史资料记载。
六、洪城白芽茶
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所著《茶谱》载:"洪城双井白芽,制作极精。至两宋,更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双井茶"推赏京师,赠京师名士苏东坡等,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兴知府韩邈奏曰:"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当时年产茶二百余万斤,"双井"、"白芽"等茶皆称绝品。
七、上饶白眉茶
上饶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孟郊在《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一诗中说:“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说明茶圣陆羽曾在上饶建屋居住。据明代《广信府志》记载,陆羽的山居,就筑在上饶城北的茶山寺。其凿石开出的泉水,后人称之为陆羽泉,“以土色赤,又名胭脂井”;其所建小亭,名为“观泉亭”。1983年,有关科研人员在原有茶树良种的基础上,在上饶县尊桥乡茶场新创制成功上饶白眉茶。1995年,上饶白眉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并被评为中国名茶。上饶白眉根据采摘技术和鲜叶幼嫩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银毫、毛尖、翠峰,总称白眉。上饶白眉成品外形肥壮,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鲜浓。尤其是银毫,外形雪白,沏泡后芽叶在杯中雀跃,品味无穷。
八、双井绿茶
双井绿茶产于修水县双井村,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记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非常喜爱家乡的双井茶,常常将双井茶分赠给好友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并赋诗赞赏。欧阳修的《归田录》中还它将崇为全国“草茶第一”。
双井茶(节选)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九、幽谷绿芽茶
产于铜鼓幽居,位于赣西北边隅,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山多田少,地势高峻,树木苍青,雨量充沛。土质富含腐殖质,深厚肥沃。春夏之际,云凝深谷,雾锁高岗,茶芽肥硕,叶肉厚软,造成优良的自然品质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惟分宁(修水,铜鼓)产茶”明嘉靖廿三年《宁州志》记载:每年送礼部荐新芽茶贰拾叁斤捌两。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宁红茶做工细、品质佳、价格实、销路畅,被誉为上路茶,驰名中外。尤以幽居为著名”。
十、麻姑茶
麻姑茶,属绿茶类名茶,产于江西省南城县西南10公里处有“洞天福地,秀出东南”的麻姑山区,以产地而得名。这里山势磅礴,峰峦叠嶂,溪瀑飞流,风光秀丽。山上有著名的神功泉、丹霞洞天、寻真寺、半山阁、仙都阁等名胜古迹。
南城县麻姑山产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南城县志》载:麻姑茶的制作盛于唐代。关于麻姑茶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东汉时,有一仙女麻姑曾云游仙居此山修炼,春时常常采摘山上茶树的鲜嫩芽叶,汲取清澈甘美的神功泉石中乳液,烹茗款客,其茶味鲜香异常。
麻姑山茶园大多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山地,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年降水量2300毫米,日照短,空气湿润,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多为石英砂岩母质风化而成的碎屑状紫色土,土层深厚,吸水力强,腐质层厚,土质肥沃。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传统名茶。除销于国内,还出口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十一、瑞州黄檗茶
瑞州黄檗茶产于江西高安县(今高安市),1985年进京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被评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历史上的黄檗茶在元、明两代列为贡品。 黄檗茶历史悠久,根据《瑞州府志》记载,远在唐代已作贡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称绝品”的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辙贬谪筠州(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咏前寺茶花》诗曰:
黄檗春芽大麦粗,
倾山倒谷采无余。
只疑残枿阳和尽,
尚有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
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
一亩荒园试为锄。
黄檗春芽只有大麦粒那么大,来表明采摘的黄檗茶之幼嫩、细小,采摘时倾山倒谷,几乎把幼芽都摘光了。诗人担心茶树经过如此细致几番的采摘,它的养分会耗尽,元气会大伤,没有能力再繁育了。但想不到冬天它还能开放出许多茶花来。这种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岭梅。结下茶籽,又可拿来播种,再长成茶树。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其产、制都已积下了丰富经验。该茶在元、明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年进贡达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国,瑞州绿茶逐渐衰落。到了本世纪40年代,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年产总量仅250千克。现瑞州绿茶有了很大发展。近来又恢复和发展黄聚茶生产。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多毫;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片嫩绿明亮。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十二、周打铁茶
周打铁茶产于江西丰城荣塘乡,品质优异,外形条索紧结,稍弯曲,色泽油润;香气纯正、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饮后清凉爽口,叶底嫩绿。它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为原料,采用杀青、清风、揉捻、炒坯搓条、滚炒足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