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茶美器相映红
很多朋友都问我,品茶用什么杯子最好?虽说本人是主张重内在而轻外在的,但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品茶之时,如果能配以工艺精湛而内涵深厚的品茗杯,当不失为锦上添花之作。更何况从古至今,美茶美器犹如才子佳人,桃红柳绿中一时多少风流。淘过不少杯子,曾经有一只宜兴紫砂绞泥杯。记得某天闲逛,无意中踱进了一家店铺,巡视周圈,目光被柜子上一个小茶杯吸引了——那是一只钵型的杯子,造型古朴,小巧不失厚重,红铜色杯身上用绞泥工艺渲染出五彩斑斓的线条,自然奔放如高天之上的流云。喜欢紫砂,是因儿时常看外祖父在花架下手捧茶壶轻啜慢饮,又总是唠叨我别不小心给他摔了。如今那茶壶就静静的摆在我的书橱里,而外祖父已逝三十年了。我的爱不释手自然逃不过店家的眼睛,那个操一口吴侬软语的女孩只用了几个笑脸就让我决定做这只杯子的主人。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只小杯子就成了我案头的心爱之物,每每泡一壶上好的铁观音,都会选择用它品啜,我喜欢嗅它周身散发出泥土和花香交织的味道。岁月的打磨让如今的它亦是铅华洗尽,葆光内敛之中更有一番成熟的韵味。近来很少品铁观音茶了,就将它放进了书橱。闲时还会默默地与它相对,追忆它陪伴我的岁月。总想为它取个名字,忽一日想起“湘江水逝楚云飞”这句诗,索性就叫它“云飞”吧。
喜爱杯具自然不会遗漏青花瓷,那曾经如醉如痴的感觉至今犹在。痴迷于陶瓷、痴迷于历史、痴迷于中华灿烂的文化,因为痴迷便要秉烛苦读,笔耕不停,可谓十年辛苦,自解其味也。参研过无数佳作,唯手边一只青花釉里红杯子最是珍爱。那于青翠间点缀的殷红,如寒冬之梅花绽放,尽显其冷艳孤傲之态。一只烧造成功的青花釉里红,当是白如云,青如天,红中透紫,三位一体实属不易得。这只腹矮口阔的家伙,被我用来作为普洱茶的品杯,颇有些“玉碗乘来琥珀光”的韵味。尚记因此杯与卖家口角多日,无非持才傲物,吹毛求疵而已,惹得那年轻人大为光火,从此坚决不与我做生意。笑,现在想来多有些意气用事了,还是应多求甚解,宽容待人为好。另一珍爱之处说来令人唏嘘,此杯本是一对儿,后来竟不小心失手摔碎一只,(写至此,那清脆的碎裂之声又在耳畔回旋,呜呼哀哉!)此后寻觅良久,也无法再为其厮配上另一只,遂为此杯命名曰:独玉。
清晨但有闲暇,都会啜几口绿茶去去一夜的浊气。这时陪伴我的便是“雨荷”。“雨荷”是一只粉彩工艺的盖碗,身形有如花觚,薄如脱胎,声如罄石,晶莹如玉的胎体上绘着夏日荷花的图案。因我是八月的生日,购买时见图案甚合我意,便在十二花神中独选此杯为伴。早上品茗往往抓几片龙井或是碧螺置于其中,待香气氤氲时方揭盖小啜,端得是沁香满腮,如饮甘霖。见过用很多器具泡绿茶的,唯独用“雨荷”泡来却是别样滋味。洁白无暇的杯壁衬托出茶色的翠绿,和杯身荷花图案相映成趣,婉如西湖荷塘春晓之色,令人陶然无比。白乐天曾有“白瓯碗甚洁,沫下曲尘香”之赞当不为过。只是“雨荷”身形单薄脆弱,每次使用均须小心翼翼,无他,唯有尽心呵护罢了。
近日刚淘到仿汝窑香炉杯一只,在满街汝瓷充斥之时此举确有跟风之嫌,然喜欢宋瓷是很久以前就有的。出身书香门第的外祖父一生酷爱艺术,至今我还保留着他四十年前撰写的关于宋代五大名窑探究的手稿。我也曾写过诸如《回到宋朝》之类的文章。不过因汝窑真器难寻,仿品便鲜有得其神韵者,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之所以喜欢这只小香炉杯,是因为在琳琅满目的青瓷世界里我的一见钟情,它就像等待我的故人一般亲切。器型是仿照大名鼎鼎的明式宣德炉,虽小器,却能彰显出大器敦厚质朴的韵味。釉水如堆脂,丰腴而不臃肿;釉色细腻明亮却不刺眼,尤为可贵的是通体没有明显的开片纹。记得《格古要论》云:“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对比今日满市以青瓷开片为美,得此器便是造化了。此杯一直滋以淡色茶汤,内壁慢慢有暗纹出现,灯下观之如肤下之脉络,而外表依然无暗纹显现是为奇也。故称之为:奇玉
我珍爱之杯具,绝非时下入流之品,不过敝帚自珍而已。然因每一件都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想我不惑之年,闲时品茗能有“云飞”、“雨荷”及“二玉”陪伴,心下足以,遂撰成此文以作纪念。
哈哈,有意思~顶顶 ,继续顶顶。继续顶哦 @,@..是什么意思呀? 楼上的稍等啦 小心大家盯上你哦 好帖,有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