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得福 发表于 2011-10-8 20:31:12

 紫陶制作

 紫陶制作
  “技术就是钱!”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如歌词所述,岁月冷暖,古代仕女的欢喜夹杂着淡淡落寞,沉淀于雅致的紫陶之上,这已经不是一件生活用品。
  半个世纪过去,陈绍康的陶品已经从人间烟火中,升华成一件件艺术品。如今,他四层楼的家就建在碗窑村狭长的街道旁,一楼六、七个男女忙于不同工序,双手粘满泥巴。三楼则更像是产品展示厅,玻璃柜里放满一件件精美的陶器。即便年纪大了,陈绍康仍坚持每天做陶。
  通过不断地钻研,陈绍康获得了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步步从工人走到建水美术陶厂原技术副厂长。他能书会画,精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制陶工艺流程。退休以后,他再次回到了家庭作坊生产,这也是建水紫陶目前最主要的生产模式。如今,陶厂早已改制,许多工人也从工厂里纷纷转入私人作坊工作,每一个技艺高超的工人,每个月能领到五千元以上的工资。
  当年,那个一个鸡蛋卖出去的土罐已无处寻觅,玻璃柜里是价值动辄上万,甚至20多万的陶器。陈绍康不仅自己从事紫陶产业,两个儿子也继承了他的衣钵。
  “技术就是钱!”紫陶为陈绍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当紫陶形成产业后,在传承与商业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而寻找“传承技艺”与“商业利益”的平衡点,是陈绍康面对的难题。事实上,这也正是碗窑村的难题。当地政府早就计划将碗窑村迁入要建的工业园区,但两年过去了,这个愿望还一直停留在图纸上。
  紫陶要保持家庭作坊式生产,还是让紫陶进入工业园区?保持传统还是尽量市场化?要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紫陶市场,可相关职能部门的理念又不一样……种种原因让项目搁浅,这也是建水紫陶的十字路口。
  “创新派”结合云南传统
  田波,一个七零后男子,跟碗窑村没有半点关系。他小时候在昆明、建水两地成长,曾屡次创业,屡败。如今,他对紫陶有着自己的理解,并自诩自成一派。
  2004年,伴随着普洱茶的热销,建水紫陶迎来了春天。当紫陶罐与普洱茶“联姻”时,田波进入了紫陶产业。“传统工艺粗糙化!局限在一些家用品上。”一开始,田波只是代销,面对市场产品滞后,他对整个紫陶业颇感不满。“不行就自己做!”田波开始了又一次创业之旅。
  “一个外地人,对紫陶都不了解;干不成,烂泥巴,做不出前途来……”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但凭借对市场的分析,加之政府已开始重视紫陶业,田波以自己的方式开始研究。“向老工艺家请教、去外省学习取经,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配方……不停地往里砸钱。”2007年,田波终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他们说建水紫陶做不出好茶壶,我非要做。”因为建水紫陶含铁的结晶体,打磨太用力的话就将纯手工的韵味“磨掉”;过手七十二、反克成器……通过创新一些刻法,更好地与云南原始民族风结合,将具有地区特色的东西与紫陶结合,田波凭借创新终于在建水紫陶市场立足。
  许多人将田波归为紫陶的创新派,他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他只是走出了自己的独特性,其实他坚持“传统”是最好的,只不过是将云南传统的东西与紫陶结合,就产生了“时尚感”。
  “才起步,还要走出去,紫陶是一个浩瀚的海洋,不能盲目去比,要脚踏实地。”田波说,建水紫陶让人看到前景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危机,这个产业不能浮躁,现在盲目追求“大师”制造,虽然发展态势暂时很好,但是一定要沿袭手工制作这一条道路,“走错了,再回头就很难了!”
  创新派:传统工艺粗糙化!局限在一些家用品上。通过创新,紫陶才能产生“时尚感”,在市场上立足。
  科学派:家庭作坊规模小,每家做出的产品都有差距,缺乏科学数据支持。而且小作坊只看重眼前利益,在技术力量上投入有限。
  传统派:紫陶属于“火中奇”,如果人工可以控制大部分,它的魅力也就消失了!坚持用龙窑烧制紫陶,是建水紫陶的出路。

euiuxsw 发表于 2011-10-14 19:41:50

我有家的感觉~~你知道吗

12399381 发表于 2011-10-22 19:24:33

帮你项项吧

JS0861 发表于 2011-10-26 05:36:33

严重支持!

bfdxrBWE 发表于 2011-10-27 09:57:20

不早了 各位晚安~~~~

蓝精灵 发表于 2011-10-28 03:52:15

厉害!强~~~~没的说了!

caomao 发表于 2011-10-28 17:04:59

好人一个

是dog但 发表于 2011-10-29 04:04:07

非常感谢楼主,楼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紫陶制作